毛竹非组培转基因及转DhNiR基因水稻后代性状分析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子传统杂交与选择育种困难,造成育种水平滞后,成为竹产业进一步提升的限制因素。转基因是有效育种手段,但是竹子再生比较困难,遗传转化成功的报道很少。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非组培转基因研究,避开竹子组培再生的难题;另一方面是对能够促进植物再生的基因如DhNiR(Dendrocalamus hamiltonii,Dh)进行研究,通过将促进再生基因整合入双元表达载体,以提高竹子再生与转化效率。本试验的目的是分别将这两种方法应用到竹子中,使竹子的转化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本项目首先以毛竹种子为实验材料,用农杆菌介导植物萌动种子基因转化方法将CP4-EPSPS基因成功转化到毛竹种子中,成功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试验结果如下:在共培养时,菌液浓度以OD600=0.07为最适浓度,太低或过高的浓度都不利于苗的转化和萌发;且共培养液中加入400μmol·L-1乙酰丁香酮,可使出苗率提高8%左右;经PCR分子验证获得1株毛竹转基因植株。其次是对转DhNiR基因水稻进行后代性状分析,试验结果如下:以转DhNiR的T2代水稻成熟种子和野生型水稻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经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后,选取生长良好的致密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培养,愈伤诱导率和苗分化时间上均表现出差异,转DhNiR的水稻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基第25天时绿点愈伤率达到了100%,而野生型水稻绿点愈伤率仅为56.37%,且苗分化时间比野生型水稻早5天左右,表明DhNiR在水稻再生能力提高方面有促进作用;以转DhNiR基因的水稻和野生型水稻的叶片、茎、根、愈伤组织为样本,测定各个样本中的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转DhNiR基因水稻各部分组织的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水稻,且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转DhNiR水稻和野生型水稻的种子、叶片及根分别进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转DhNiR基因水稻各部分组织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也普遍高于野生型水稻。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曲式与陈述结构、和声分析、旋律材料的发展与贯穿、旋律与伴奏的处理等四个方面,分析勃拉姆斯的声乐套曲《四首严肃的歌》艺术创作的处理手法。通过对这部作品创
通过对建立中药数据库教学应用研究进行系统介绍,分析中药数据库教学特征,从而说明在现代中药专业教育领域内中应用数据库教学有着极其巨大的应用前景。
<正> 产品寿命周期的概念产品寿命周期(PLC)的过程类似于我们的生命。估计寿命的检索可迅速显示经济富裕的居民和他们在发展中国家的不幸的同胞之间的巨大差别。我们也力图对
为提高四数九里香种子萌发率,研究了最佳浓硫酸处理种子的时间及不同激素处理对四数九里香种子自然萌发的影响,以完整种子和带胚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
时栅预测卡通过ARM(LPC213)和FPGA(CycloneII)读取一系列时栅传感器测得转台角位移,以此建立时间序列AR模型来预测下一时刻转台的位移增量,并将预测值以PWM方式输出,进而使时
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Baker apud Hook.f)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野生资源,不仅观赏价值高,耐热抗病性强,鳞茎还可食用入药
<正>引言应该说,船歌在钢琴音乐中属于一种古老的题材,虽然数量不多,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未得到重视,甚至可以说它是西方作曲家们在"忙里偷闲"中的一种闲情偶遇之作。但其中所
毛细管电泳在结构相近多肽蛋白分析分离中的应用董文玉关福玉校(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100850)过去10年间,毛细管电泳(CE)得到迅速发展,显示其为强有力的分析分离手段[1~3]。而多肽蛋白
<正>2004年12月6-10日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与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及澳门旅游博彩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博彩产业与公益事业"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先后
LTE的用户平面包括实现用户数据传输的层2的所有子层,针对3GPP发布的LTE Release 8标准,研究了LTE空中接口协议栈用户平面的结构与设计机制。首先主要介绍了LTE用户平面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