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之论文,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略述如下: 第一章 概论 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深入研究之前,对以下诸问题作了交代:农事诗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予以的界定,阐明它与词、曲、赋等韵文及农谚等的关系,明确论文的研究范围;对农事诗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政治家从中看到了阶级斗争,文学家从中看到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农史学家从中看到了农业科技、农业经济,然诸家对农事诗都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农事诗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农事诗的研究,对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农业,整理其中所保存的农事资料,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农事诗的古老渊源 论文从劳动、宗教、歌舞三个方面,探讨了农事诗的起源。农事诗起源于劳动,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一致的劳动,口中发出的呼声,即是诗歌雏形,它经历了无意义的呼声、有意义的呼声,最终成为诗歌。农事诗起源于原始宗教,人们把音韵最美的媚词献给神灵,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人们把最威严、铿锵的咒语念给鬼怪,使其赶快离开,农事诗由此诞生。农事诗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不可分割。《诗经》就是“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谓是一部歌舞经。 第三章 先秦农事诗,周原贵族祈有年 先秦农事诗可分为《诗经》中的农事诗和古逸诗中的农事诗。《诗经》中的农事诗共二十一首,其中十四首是由宫廷乐师创作的,描写周王或贵族巡田、祭祀诗歌,多写官方之事。一百六十首“风”和七十四篇“小雅”中,出耕夫之口,写农人之事的诗不多,收编者的倾向可见一般。先秦农事诗的搜集保存工作尤为重要。古逸诗中的农事诗可以肯定是东周的作品只有四首,其余创作年代难以确定,不作为研究重点。先秦农事诗字字精金美玉,其中涉及到的农具、田制、作物种类、耕作方式等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农史以至中国历史的重要史料。 第四章 汉至唐农事诗,文人士子唱田园汉至唐是我国古代诗人群体产生、发展阶段,随着文化下移,田园诗创作也从宫廷乐师下移至贵族文人,再到普通文人。文人士子创作的田园诗产生、发展并在艺术上达到最高峰,唐朝田园诗数量猛增,质量上乘。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于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陶渊明在田园中寻到了乱世诗人精神的避难所,而唐朝诗人面对田园唱出的是盛事诗人的自信和积极入世的历史责任感。唐朝农书不多,唐代农事诗倒有补农书之空白之功。乐府民歌与魏晋南北朝民歌中尚有不少农事诗遗存,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农事诗中比例较大,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第五章 宋元明清,农技诗与田园诗共峰峡 宋元明清,是农技诗产生、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农事已不再是诗人欲抒其情而借来之景,而成为诗歌的创作的主要目的。宋代是我国古代农事诗发展的最高峰,诗人辈出,诗作大量涌现,其数量远远超过唐朝,南方诗人主导诗坛,南方稻作农业成为农事诗的主旋律。蒙古人入主中原,北来清气入诗坛,元朝农事诗中含有“异质”。明清封建专制加强,屡兴文字狱,文人转入考据,农事诗有总结性趋势,清朝的御制农事诗的大量出现,是中国古代农事诗衰亡前的最后一道风景线。 第六章 农事诗内容举要 这一章对历代农事诗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以便利于研究者使用。历代农具诗对从《诗经》到明清的农具诗进行了整理,特别注重历代农具发展的动向。此外还总结出七种渔具渔法。我国瓜菜诗历史悠久,《诗经》中就有好几篇涉及瓜菜,历代农人在种植瓜菜时的先进农业技术经验也被诗人们记录下来,另外瓜菜的祭扫、药用、美容等作用也很早为人们所认识。牛是农家一宝,耕地拉车吃苦耐劳,农人爱牛,制牛衣、筑牛室,牧牛生活其乐陶陶;诗人爱牛,歌咏不止,耕牛默默耕耘,不求功名,正可使诗人壮志难酬时借牛抒怀,托物言志。从古代蚕诗中我们可看出中国蚕桑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区域,黄河流域历史悠久,直到唐初,蚕丝生产比较发达,种桑、养蚕、丝织和染色等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长江流域春秋以前已栽桑养蚕,到了北宋己赶上和超过了北方,两浙路蚕丝生产跃居全国首位。唐宋诗中颂扬者极多,宋代养蚕业与丝织业己分离。南北蚕诗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表现蚕农苦、织女怨。
其他文献
综述了含能材料在新型原材料、原材料合成、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绿色化成果及进展。绿色新型原材料主要包括高能量密度材料、含能热塑性弹性体、无毒催化剂等;绿色合成工艺主要
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营销战略指导下广告传播的特点,探讨其在中国实施标准化广告策略和本土化广告策略的
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血液相容性,故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综述了聚氨酯弹性体在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医用导管、医用薄膜、弹性绷带、假肢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
黄某,女,45岁,工人,住院号:34554。因反复颈部肿块4年余,增大增多2月,于1997年7月28日入院。病人1993年5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颈部肿块,如花生、黄豆大小,质硬,无疼痛,无发热咳嗽,未见明显消瘦,在深圳多家医院按
辨证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9例分析黄燕,黄培新,杨志敏,陈根成,连新福主题词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脑动脉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也是诱
论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引言部分 主要交待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 (2)研究综述 主要介绍以往的研究者对“一点儿”从不同角度做的研究,并对其研究
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我们将该药试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6岁~64岁,平均年龄362岁。病程为1周
<正>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为中华文明的肇兴和发展曾作出了重要贡献。考察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亦与炎帝神农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发明农耕,调整了原
采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实验模型,研究天门冬不同提取液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天门冬提取液明显提高了衰老小鼠SOD基因的表达,榨汁法、醇提法和
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鎓([Bmim]Cl)和二元羧酸为原料,由不同摩尔比混合制备了一类新型低共熔溶剂,采用红外光谱对[Bmim]Cl和二元羧酸之间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别测定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