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研究内容:一、三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突变位点筛查;研究目的:对3个来自中国南方地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孤立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ADCC-1,ADCC-2和ADCC-3)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以了解这三个家系的先天性白内障与国外文献报道的10个基因上17种突变是否相关.二、CRYAB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研究目的:通过第一部分实验,在家系ADCC-3中发现CRYAB基因第443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单个碱基置换(G→A),由于PCR扩增产物的计算机自动测序出现的杂峰较多,不利于结果分析,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序列改变,我们将该家系9名家族成员(包括4名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和5名非患者)的CRYAB基因片段作为目的基因,将其在体外与质粒载体重组,导入生物宿主细胞内,通过自主复制产生大量分子克隆,筛选鉴定阳性重组体进行扩增和测序,确定目的基因的序列,以证实突变的存在.三、αB-晶状体蛋白及其D140N突变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1、研究目的通过前面两个部分实验,在家系ADCC-3中,发现CRYAB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D140N),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性,我们对CRYAB基因编码的αB-晶状体蛋白及其D140N突变体进行包括氨基酸序列分析,肽链理化性质分析,及立体结构模拟等在内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以探讨D140N突变对αB-晶状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突变导致先天性白内障发生的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