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油田杨19区延9油层组沉积相及储层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区域的地质资料建立研究认识与研究思维,研究过程中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结合工区岩心、测井、录井、生产资料,同时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杨19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沉积相特征与分布、砂体形态及展布规律、储层特征和非均质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评价了储层的优劣,为下一步油藏的勘探与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绥靖油田杨19井区位于陕北斜坡的中北部,区域构造形态为一个东高西低的单斜,无断层和大型的基底隆起,斜坡上发育一系列向西倾没的低幅鼻状隆起,其规模大小不一,但形态相似,有非渗透储层遮挡于上倾方向,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该区发育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等地层,勘探目的层位为延安组延9油层组,该时期地势平坦、水体浅,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湖,工区砂体主要发育在北东一南西向的河流环境中,与鼻状隆起构造组成岩性一构造圈闭。
  以岩心描述、测井曲线为基础,确定区域标志层,对研究区内173口井的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建立工区等时地层格架,将延9油层组划分为延91、延92与延93三个小层。其地层厚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表现为由工区的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增厚的趋势。
  在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相、测井相资料详细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延9油层组的沉积相特征。首先明确沉积环境为河流环境,然后进一步细分出河道微相、河道侧缘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详细叙述了各个微相的分布状况和特征,其中河道砂体是延9油藏的主要储集体,呈条带状分布于工区内。延9油层组的砂体连片性好,延91小层与延92小层的砂体厚度集中在8~12m,平面展布范围广,延93小层的砂体厚度集中在4~8m,主要含油层位于延91小层,延92小层次之,延93小层基本不含油。
  由杨19区延9油层组的铸体薄片与扫描电镜资料可知,研究区延9储层主要发育中一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碎屑颗粒次棱角状,分选性中等,结构成熟度中等。填充高岭石、水云母等自生粘土矿物,方解石、铁白云石等胶结物发育其中,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局部可见微裂隙。吼道特征为以细喉为主,含有少量的中喉,分布不均。
  研究区延9油层组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06%~19.88%,渗透率多集中在(10.12~68.19)×10-3μm2,属于中孔、低渗储层。以层内渗透率的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结合岩石性质、沉积韵律与夹层分布情况,判断层内非均质性为中一强非均质储层。层系分层系数和砂岩密度可反映砂体垂向叠置形态以及横向连片情况,综合隔层情况,得到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出砂体平面展布及物性平面分布特征,即呈条带状分布,延91与延92的横向连片情况较好,而延93砂体孤立分布,进而可知沿着河道的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非均质性较弱,横向则非均质性较强。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储层主要参数赋值,根据计算结果将研究区储层分为好、中、差三类。延91小层主要为好储层,是勘探开发的主力油层;延92小层以中等储层为主,好储层零星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延93小层储层发育少且质量最差,不利于油气储集。
  沉积微相类型控制着延9油层组岩性与物性上的非均质性,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使储层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非均质程度增强。
其他文献
为满足高烈度、高人口密度地区对高延性和高耗能能力装配式钢结构的迫切需求,提出带有可更换延性耗能连接组件的钢框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采用高性能低屈服点钢材代替传统钢材来制作连接组件,利用高强度螺栓与主体结构连接,实现预制装配功能、“结构保险丝”功能、震后可更换功能的叠加。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四种不同连接形式的带连接组件的全螺栓连接钢框架节点的“结构保险丝”工作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的日益稀缺,环境俘能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应用压电材料俘获周围环境中的机械振动能是一种比较高效的俘能方式。但是环境振动能量密度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汇聚后再进行能量俘获。已有研究发现,具有局域共振衰减域机理的周期性结构能够使环境振动的能量聚集在自身结构的某一部分。因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地面列车致环境振动引起的面波,将压电俘能结构置于周期排桩中的想法,设计了新型周期性压电排
近些年来,桥梁健康监测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针对铁路桥梁研究较少,关于地铁高架桥长期健康监测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研究更加缺乏,结合地铁桥梁荷载的特点探究监测数据的深层次信息的研究也很少。同时,实际运营中的地铁桥梁存在无效预警或过度预警的问题,增大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或造成错误判断。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对地铁桥梁长期健康监测数据的时间多尺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桥梁结构作用效应与环境
学位
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利用环境中的振动能来为无线传感器供电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其中,压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力电耦合特性,利用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俘能器可高效地俘获环境中的振动能。由于悬臂梁式压电俘能器的自振频率可以调节到低频范围内,以接近于环境振动频率,因此其在低能耗领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是环境振动源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单根压电悬臂梁仅能在谐振频率附近很窄的带宽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俘能效果,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分析了板桩墙深基坑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在临近公路的深基坑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从ASSHTO规范中选取了两种类型的车辆,来研究板桩墙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为了反映实际车辆的行驶情况,对路面上的车辆轮胎载荷进行了建模,并考虑了车辆类型、车速、公路与开挖基坑之间的净距等主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这些参数对板桩墙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为了进
学位
基于现场检测的结构状态评估是古建筑木结构安全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结构制定合理的修缮和保护方案提供重要基础。由于在这一领域缺乏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微损材质检测和全站仪变形监测的古建筑木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现存的多层古建筑木结构——飞云楼,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提出了基于应力波和微钻组合检测方法的古木构件内部材质损伤
学位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的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将RPC运用于钢-混组合梁的顶板中,可以解决普通混凝土顶板纵向开裂、收缩徐变过大,以及桥梁跨径受自重限制等问题。然而目前针对钢-RPC组合梁栓钉连接件的研究十分缺乏。此外,栓钉变形、栓钉焊接不牢会导致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高强粘结胶-栓钉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系统,与传统电池系统相比具有能量损失少、燃料源头广、燃料运输安全,产物绿色环保等优势。但是催化剂的成本、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等问题,限制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发展。目前制备新型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阳极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循环伏安法将活性金属沉积到碳纳米管和复合载体上,制备了高效低铂载量的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可以同时引入两个不同的官能团而受到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取得了巨大进步,科研工作者不断开发新型、有效的合成方法将简单烯烃转化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这之中,自由基参与烯烃双官能团化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化学中。  杂原子化合物,特别是含氮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以及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
四川盆地石炭系黄龙组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成果,以高陡构造为主的勘探获得了大量天然气,而以地层、岩性为主的天然气勘探才刚刚开始。由于对储层发育和油气成藏有直接控制作用的层学地层学和沉积相特征缺乏整体、系统和精细的研究,从而制约了该领域的油气勘探进程。因此,开展黄龙组层序地层学和储层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单井、野外剖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