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gO催化木质素选择性加氢解聚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我国加快了能源结构转型,逐渐减少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重点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在众多清洁能源中,生物质作为唯一含碳可再生绿色能源,被认为最有潜力替代化石原料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同时,生物质能的高值化利用对于保障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生物质的重要组分之一,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芳香族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大量官能团,通过解聚可转化为酚类单体等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因此,实现木质素的增值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木质素转化化学品的过程中存在产物多,选择性差的技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构建了系列木质素催化解聚的反应体系,通过对催化剂与催化体系的设计实现了木质素的高选择性转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Ni/MgO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蔗渣木质素选择性加氢解聚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木质素的转化率达到93.40%,单酚收率为14.97%,其中单元酚产物4-乙基苯酚收率高达6.33%。为了探究木质素在解聚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我们进一步采用HSQC,NMR,FT-IR,GPC,ANO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木质素反应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在组成木质素的结构单元(H,G和S)中,H单元最容易解聚并发生大量转化,这也是产物中4-乙基苯酚高选择性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G和S木质素的解聚相对温和,因此,该催化体系实现了木质素的高选择性转化。另外,我们提出了木质素解聚的可能路径。(2)为了提高产物选择性,降低残渣率,我们进一步构建了Cu-Ni双金属催化剂体系。通过实验发现,Cu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催化剂的用量(减少50%),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最优条件下,木质素转化获得15.66%的芳香类产物,其中4-乙基苯酚收率增加至6.85%,残渣率降到13.41%。通过对催化剂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发现,Cu的引入削弱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更多的NiO暴露于表面,进而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催化性能得到提高,因此促进了木质素的加氢解聚过程。
其他文献
"卓越警务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与实施,给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过去公安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师德确实、结构失衡、经验缺乏等问题,公安院校应当依照培养计
<正>《晶报》2009年5月8日刊登《破解中医原理千年之谜:深圳专家和其导师的重大发现——用分子生物学解释中医治病理论渐受重视》一文。作者黎勇写道:"中医能治病,甚至能治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筑行业也在持续进步与创新。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应用广泛,如BIM技术的可视化让施工成为了可以看得到的具体化的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骨水平种植体应用埋入式与非埋入式两种愈合方式,对种植体存留率和边缘骨吸收等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
背景及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列为人类Ⅰ类致癌因子,但其确切致癌机制尚不清楚
对37例铅中毒患者尿铅、δ-氨基-γ酮戊酸(ALA)、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资源飞速增长,大量数据的存储已成为高职研究的一个新的内容。传统存储架构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和资源无法有效共享等问题。本文提出将云存储应用到高职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太赫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安保医疗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促使人们投入大量精力到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去。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基SMIC 0.13u
<正> 在红螫螫虾发育生物学研究方面,目前已有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胚胎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及胚胎发育所需适宜环境条件的探讨.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详细观察了胚胎体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