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大众消费预期,深入了解农村消费升级需求和农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我国农村消费不断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对消费增长和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农村消费量的增长是顺应农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结果。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如何创造维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经济体制转型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成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举措。  本文采用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消费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之后,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消费的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过程。进而又从实证的角度对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消费升级进行了分析。应用格兰杰检验,证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消费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是农村消费升级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证明了农村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农村金融发展在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影响农村消费。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农村消费升级,乃至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互联网金融资产支持证券作为研究对象。在一般资产支持证券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资产支持证券的特征,对该类证券蕴含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各风险因素。在此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中的一环,货币政策在其中的效应将最终体现在实体经济中;金融市场的传导渠道的形成也会推进货币政策的创新。作为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之一,中央
自从1964年William Sharpe等人提出CAPM模型开始,学者们对于β系数的研究就从没有停止过。从最初假设β系数是稳定的,到逐渐发现β系数的时变性并用各种模型分析和描述它,随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