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社会问题。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最初的绿色创新动因是管理决策者出于预期的成本与收益状况而做出的选择。“波特假说”认为,企业采用创新性技术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增加成本,但在长期内可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竞争力。事实上,绿色创新不仅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还可减少污染排放或资源损耗,会产生更少的外部环境成本,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规范的服从。然而,绿色创新需要长期的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企业为内化自身的环境管理成本,必须从外界获取相应的绿色知识、资源和信息。基于此,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绿色创新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制度理论,探究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制度性动因、制度压力下企业绿色创新实践的异质性、社会资本与企业绿色创新合作网络的共生关系,以及社会资本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 传统的创新经济学强调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因素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制度理论认为,绿色创新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合法性的一种战略选择,企业必须通过绿色创新来改善组织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构建自身合法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制度环境。本文运用制度理论分析了政府规制、社会规范、同行模仿三重制度压力,本文认为,规范性压力使企业感知到实施绿色创新能获得更多社会的认可度,规制性压力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影响组织实施绿色创新,模仿性压力使企业对行业内领先企业的进行效仿和学习,企业的战略导向与资源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产出产生了调节性影响;行业内的绿色创新实践异质性是外界政府规制、市场规范、模仿、企业战略导向和自身组织资源能力在不同阶段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结果;本文认为,由于自身资源能力有限,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只是对规制性压力的被动反应,在不同时期内企业所采取的行动、目标和策略都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来自政府政策、资金补贴方面的支持;同时,由于绿色创新的正外部性,绿色创新实践的异质性还受到来自消费者市场规范压力和行业内模仿压力的影响,市场规范压力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创新在行业内的扩散,而政府的规制压力应合理选择适当的手段和成本,防止过激的规制措施压制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 为内化较高的绿色创新成本,企业必须通过发展联盟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来加强彼此的研发合作。社会资本理论指出,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性资源,直接影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基于此,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外部创新网络获取绿色创新所需的资源,企业的社会资本对绿色创新合作网络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创新合作网络成员企业的认知资本直接影响了组织的期望收益,当绿色创新合作实现了成员企业的期望收益后,也就提高了企业在创新网络合作中的信誉,从而增强了网络其他成员对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信念,绿色创新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认知性社会资本,在企业创新网络内具有内向的凝聚、规范作用,进而间接减少了企业发展信誉的成本;其他企业通过与该企业的合作获得了期望的效用,进一步促进了彼此间的关系互动和网络规模,成员企业的认知资本转化为了结构资本,绿色创新的合作互惠体现了创新网络的工具性,结构性社会资本可促进企业发展绿色创新合作网络的规模和密度,代表着创新网络中潜在的商业价值机会。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为框架,将绿色知识共享分为绿色知识流入和绿色知识流出两个维度,探讨社会资本对于绿色知识共享和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资本对绿色知识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知识流入在结构资本与绿色创新绩效间有中介效应,结构资本对绿色知识流出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关系资本对于绿色知识流入和流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知识共享在关系资本与绿色创新绩效具有中介作用;而认知资本在绿色知识共享与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间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