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弯曲与扭曲对螺旋轴流泵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dsfdfasf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探索海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经迫在眉睫,其中输送相关资源的设备尤为重要,传统的输送设备效率低,报损率高。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输送流量大,性能稳定,对复杂多介质流体和高含气率流体具有较强的输送能力。本文选用一套完整混输泵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中欧拉多相流模型以及RNG?-?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混输泵的内流场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压缩单元级流道流动特性与气泡运动轨迹,定义气体相对聚集度作为衡量气相聚集程度的标准,气体相对聚集度概念适用于各种入口含气率的工况。在探究叶轮流道流动规律后,提出基于翼型平移与扭转形成弯曲叶片与扭曲叶片的改型方案,定义扭转度作为衡量叶片扭曲程度的系数,并对改型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总结不同改型方案对混输泵气相流动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气泡在流道内运动轨迹在每一个流面上均有差异性与相似性,整体运动轨迹比较类似于一个平抛球的运动轨迹;在流道前段影响气泡运动轨迹的主要是径向压强梯度力形成的气液相间排挤效应,在流道出口附近影响气泡运动轨迹的主要因素是叶片出口压力侧与吸力侧形成的逆压梯度。(2)基于轮毂侧翼型平移形成的弯曲叶片向吸力侧弯曲时,能有效的降低流道内气体相对聚集度,并抑制叶片背面尾缘处回流涡的形成。随着弯曲叶片由压力侧向吸力侧弯曲的过程中,在翼型平移距离+3mm到-3mm的变化范围内,靠近叶轮出口的回流涡逐渐减小直至消失。(3)以轮毂侧翼型前缘点作为扭转中心的扭曲叶片向压力侧方向扭曲时,可以缓解叶片尾缘处的气相聚集程度;随着扭曲叶片沿吸力侧向压力侧扭曲的过程中,在扭转度从-0.214到+0.214线性变化范围内,混输泵叶轮流道后半段的气体相对聚集度从0.181减小为0.15。(4)以轮毂侧翼型弦长中心作为扭转中心的扭曲叶片沿逆时针方向扭转有助于降低流道内的气体相对聚集度;随着扭曲叶片的尾部沿吸力侧向压力侧扭曲,扭曲叶片的头部沿压力侧向吸力侧扭曲的过程中,在扭转度从-0.214到+0.214线性变化范围内,混输泵叶轮流道后半段的气体相对聚集度从0.179减小为0.145。(5)以轮毂侧翼型后缘点作为扭转中心的扭曲叶片向吸力侧方向扭曲时,有助于叶片背面尾缘处气液混合物的加速运动,进一步减少叶片背面的低速区;随着扭曲叶片沿压力侧向吸力侧扭曲的过程中,在扭转度从-0.214到+0.214线性变化范围内,混输泵叶轮流道后半段的气体相对聚集度从0.175减小为0.129,叶片背面尾缘处的回流涡基本消失。本文创新点:通过有限体积法提取流面上网格节点的径向速度,轴面速度;分别对每个网格节点的径向速度与轴面速度进行求和,利用均值法获得单一网格对应的径向与轴面平均速度;利用积分思想对流道流面网格上的径向速度与轴面速度均值进行累计求和,获得气泡的运动轨迹及其数学表达。
其他文献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气液混输技术决定了能源的开采、存储及输送,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作为原模型进行改型设计,基于Fluent求解器下欧拉多相流模型及SST‐湍流模型对混输泵进行数值计算,并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数值计算法的准确性。通过结合航空翼型和风机翼型的设计理论,确定了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复合翼型的设计方案。为了研究复合翼型对螺旋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性能的工程胎用橡胶材料。乳聚丁苯橡胶(ESBR)因其优异的拉伸、撕裂及屈挠性能而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胎用橡胶材料之一。然而单一的ESBR并不能满足工程胎高强度、高耐磨等性能的需要,通过对ESBR的复合改性,制备高强度、高耐磨、耐刺穿的改性乳聚丁苯橡胶工程胎用复合橡胶材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本文充分利用混炼型聚氨酯(MPU)的性能优势,通过对ESBR的复
随着人们对于水合物的不断研究,水合物的相关技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对于水合物开发及储运过程中,当气体与水相结合并达到水合物形成温压条件时,管道中会再次生成水合物从而堵塞管道。基于此,本研究搭建了一套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生成实验平台,研究的重点是不同颗粒级配下不同一次分解压力、分解时间对水合物二次形成的动力学影响。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降温法使甲烷水合物在不同颗粒砂样的多孔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粒径和Zeta电位、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表面疏水性对小米四种蛋白组分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微观状态下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存在簇状结构,有聚集成块的趋势,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形状完好,没有融合,但堆积程度高,醇溶蛋白亚基带分布明显清晰,亚基分子质量小且不杂乱,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亚基带分布广泛,球蛋白的粒径分布区间小,强度高,谷蛋
油气混输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运输的核心技术,目前为止油气混输技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了。我国油气混输的研究起步晚,发展较慢,系统深入的研究相对较少,设计理论尚不成熟。油气混输技术离不开的核心设备就是混输泵,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因其结构紧凑、耐磨损、流量大、效率高以及对含气率的不敏感等一系列优点在多种油气混输泵中脱颖而出。现阶段对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进行优化改良从而达到效率性能
压力管道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而腐蚀缺陷是导致压力管道失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准确预测含腐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对保障压力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目前,在使用传统评价方法对含缺陷管道进行剩余强度预测时还存在着精度低、方法复杂的缺点。国内外虽然利用有限元等方法针对管道缺陷开展了大量研究,但针对管道缺陷的发展趋势和缺陷发展后的管道剩余强度并未开展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BP
深海石油天然气的有效开发能够保障中国能源的安全供给,也是未来石油天然气稳产增产的主战场。以多相增压泵为核心的气液混输技术是油气田开采和输送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凭借输运流量大、对含砂颗粒不敏感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气液两相间的密度差,混合介质在叶轮旋转作用下受到的离心力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气液混输过程中产生气液分离和气团堵塞流道等问题,严重影响混输泵的混输性能。本文以螺旋轴流
油气混输技术是针对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和输送的特种技术,油气混输泵作为能够同时输送原油和石油伴生气的设备,成为了油气混输技术的关键设备。轴流式混输泵因其输送流量大、能适应高含气率工况和结构紧凑而被广泛应用。但目前轴流式油气混输泵设计中的结构参数多是依据轴流泵的设计经验取得,未必是轴流式混输泵最佳参数。本课题以理论设计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参数变化对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压缩单元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
航天航空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的严苛环境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镍基高温合金为代表的材料在的宽温域内的摩擦磨损问题,抗磨减磨和耐高温成为其显著特点,传统固体润滑剂已经难以适应严苛的使用环境,目前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添加从低温到高温的不同润滑剂来实现宽温域的连续润滑,或者是通过化合反应等生成氧化膜或其他高温润滑剂起到协同润滑的作用。针对传统润滑剂在高温高速条件和宽温域内连续润滑的设计难点,本
烟气轮机是催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重要的装备之一。动叶片是该大型旋转机械装备重要的工作元件,长期处于高温、高速以及催化粒子冲击的环境中且承受多种载荷,极易出现损伤甚至断裂等失效问题。而且动叶片的结构比较复杂,呈现空间自由曲面形状。在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周期过长且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逆向设计在创新设计中能快速满足多样化需求,缩短设计周期。因此采用逆向设计方法获得烟机动叶片的精确三维模型,对动叶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