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选题源自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大力提倡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的目标。环保方面的法治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德国无论在法律体制还是环保成果方面都具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本论文秉承跨学科研究的理念,选取德国环境领域的立法篇章为分析语料,旨在以篇章语用学为视角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德国环境法的基本概况,分析该领域的立法篇章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手段表达其核心理念。笔者基于钱敏汝提出的篇章与人和世界的三元互动关系理论构建了适用于本论文实证分析的立法篇章理解模型,并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对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中的10个关键词的语境信息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在篇章语用学的视域下,如何基于体现篇章与人和世界的三元互动关系的动态篇章观来理解德国环境领域的立法篇章?其次,如何利用语料库的技术手段分析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核心理念?应如何运用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对此进行解释?最后,基于本研究可以提出哪些指导法律专业篇章理解及法律德语教学的建议?在篇章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笔者运用语料库技术手段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钱敏汝提出的动态篇章观及其相关理念,笔者认为对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理解必须把握如下几个方面:●对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理解必须结合其所处的“世界”。也就是说,要考虑到制定以及使用某个立法篇章时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等场景因素。具体说来就是指法律体制的框架和立法时间,这是因为法律概念基本上来源于特定社会中的“现实生活情境”,包括处理这些情境所涉及到的法律条文。●本论文是在篇章语用学视域下进行的立法篇章理解研究,因此笔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立法篇章的功能特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笔者自建为语料库的德国环境领域的主要立法篇章。其基本功能是从联邦层面调节和监督德国环境领域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体现德国环境法的三大基本原则:预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合作原则。因此,对该语料库中任何一部单行法律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这些原则,也就是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基本功能。笔者需要研究的立法篇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许多篇章通过主题上的关联而结合成一个立法篇章网络。立法篇章的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一种围绕法律规范而构建并具有互文关联的知识网络去完成理解的过程。●环境领域的立法篇章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前提就是被相关的法律使用者理解并使用。法律使用者通过语言的使用形式——篇章而开展工作。立法篇章创建了一个法律的世界,它存在的理据是要作用于现实的世界,而人生产和接受立法篇章的行为是架构这两个世界的桥梁。这里的“人”主要是指立法者和法律使用者。他们通过将现实世界与立法篇章建立起关联,使立法篇章规定的法律效果作用于现实世界,从而改变现实世界的某些状态。因此,在理解德国环境领域的立法篇章时,“人”这个因素不容忽视。2.利用语料库的技术手段分析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核心理念。德国环境领域的立法篇章按照其不同管辖范围可以归属于不同的范畴,从而形成了一个逻辑比较严谨的法律体系(详见论文语料的分类图表);从自建语料库的高频词表以及和参照语料库对比后得出的主题词表中,笔者遴选出本论文重点分析的10个关键词。通过分别对由其复合词以及搭配词组成的语境信息进行分类并细致分析之后,笔者发现了每个关键词所体现出的主题内容及结构。另外,通过结合全库的关键词语境信息,笔者对关键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较全面而深入地描述了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以及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在内容上的侧重点,即以BImSchG为主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实际上也体现了社会现实对立法篇章以及立法者的影响。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频发,才促使立法者去生产更多与环境治理密切相关的立法篇章。3.基于本研究可以对法律专业篇章理解及法律德语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从篇章语用学的视角去探讨立法篇章的理解问题就需要结合篇章内和篇章外的因素,尤其是考虑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专用场景因素对篇章理解的影响,探讨法律专业篇章的理解问题时必须重视作为立法者以及法律使用者在法律专业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在法律德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真实的立法篇章为教学材料,结合德国的法律体制及法律文化等因素进行讲授,同时应重视案例教学并使用立法篇章语料库。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尝试:第一,本论文首先在篇章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下将篇章与人和世界的三元互动关系与立法及司法过程结合创建了立法篇章理解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探究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理解问题。这是对篇章语用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本论文在理论上的贡献和创新。第二,本论文在分析和阐释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篇章语用学的视角来讨论与德国环境法相关的问题,运用语言学的概念与方法分析立法篇章;另一方面又运用法学的理论和原理来解释语言现象,将专用语的特点与其专业性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将新近加速扩大运用范围的语料库方法运用于法律专用语的研究,为法律专用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这是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和创新。第三,本论文实证研究的基础是笔者自建的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语料库。该语料库不仅可以用于本研究,还可以作为实际的语言材料而用于法学研究以及法律德语教学,这是本研究在应用上的成果和贡献,也是中国学者在德语法律语言学领域的一项颇具开拓性的尝试。第四,笔者基于本研究所探讨的德国环境领域立法篇章的理解和自建的立法篇章语料库分别提出了改善法律专业篇章理解效果以及提高法律德语教学水平的建议,这些既是本论文的实践意义,也是对现有法律德语教学思路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