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评估人下颌升支的薄弱区域(下颌升支前缘和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壁至升支外侧壁),以避免SSRO术中骨折及下齿槽神经损伤,提高SSRO成功率。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8月至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室行下颌骨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的图像数据档案268例,男157例,女111例,年龄在10-69岁之间,15-19岁男性17例,女性11例;20-29岁男性20例,女性20例;30-39岁男性28例,女性14例;40-49岁男性24例,女性20例;50-59岁男性26例,女性10例;60-69岁男性42例,女性36例。对下颌骨进行多层螺旋CT连续扫描,建立一套基于多层螺旋CT平扫并行三维重建测量的下颌前缘角(评估下颌升支前缘厚度的指标)和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两个测量指标,对下颌升支薄弱区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1)下颌升支前缘角和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下颌骨两侧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男性的下颌升支前缘角比女性的大(P<0.05);(3)对于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男性与女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个指标的各个年龄段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是目前认为最适合硬组织的扫描方式。重建影像无论如何旋转、缩放、切割,数值始终恒定,而且不需确定定位平面,对数据测量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完全可以替代实体解剖测量,解决了实体解剖测量无法在活体上直接应用的难题。我们基于多层螺旋CT平扫并行三维重建的数据,测量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下颌升支前缘角以及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的平均值。率先对于这两组测量数据进行探索性报导,期望对临床手术具有辅助指导意义,并丰富我国数字化的人体数据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