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评估下颌升支薄弱区域对SSRO术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评估人下颌升支的薄弱区域(下颌升支前缘和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壁至升支外侧壁),以避免SSRO术中骨折及下齿槽神经损伤,提高SSRO成功率。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8月至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室行下颌骨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的图像数据档案268例,男157例,女111例,年龄在10-69岁之间,15-19岁男性17例,女性11例;20-29岁男性20例,女性20例;30-39岁男性28例,女性14例;40-49岁男性24例,女性20例;50-59岁男性26例,女性10例;60-69岁男性42例,女性36例。对下颌骨进行多层螺旋CT连续扫描,建立一套基于多层螺旋CT平扫并行三维重建测量的下颌前缘角(评估下颌升支前缘厚度的指标)和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两个测量指标,对下颌升支薄弱区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1)下颌升支前缘角和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下颌骨两侧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男性的下颌升支前缘角比女性的大(P<0.05);(3)对于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男性与女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个指标的各个年龄段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是目前认为最适合硬组织的扫描方式。重建影像无论如何旋转、缩放、切割,数值始终恒定,而且不需确定定位平面,对数据测量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完全可以替代实体解剖测量,解决了实体解剖测量无法在活体上直接应用的难题。我们基于多层螺旋CT平扫并行三维重建的数据,测量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下颌升支前缘角以及下颌孔位置上下颌神经管外侧壁至下颌升支外侧壁的厚度的平均值。率先对于这两组测量数据进行探索性报导,期望对临床手术具有辅助指导意义,并丰富我国数字化的人体数据库知识。
其他文献
背景纤维桩-树脂桩核修复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桩核粘结的失败多发生于牙本质-树脂粘固剂界面,因而获得牙本质-树脂粘固剂之间有效而持久的粘结强度
目的:本文应用钛合金种植体微弧氧化(MAO)技术,在Ti6Al4V表面以多巴胺(PDA)为偶联剂,采用层层自组的方式加载GRGDSP多肽,形成复合活性涂层,以此来研究其骨结合的能力。  方法:选取1
牙髓和牙周韧带组织再生修复是构建组织工程生物牙根的关键,其目标是重建具有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的组织。人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和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 ligame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需要行根管治疗的151个根管进行根管冠部预处理,并在处理前后分别测量根管长度,比较根管长度的变化,以期找到变化规律,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临床上需行根
目的一.掌握种植体穿龈愈合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二.从炎症水平和微循环变化出发对两种术式的软组织组织愈合做具体研究。方法拔除6只成年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拔牙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