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M)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已知ADM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一样,都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但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孕激素类药物可用于ADM的治疗,但疗效不佳,由于孕激素的生物学功能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介导,故推测其效果不佳可能与PR的异常表达有关。PR主要存在两种亚型:PR-A和PR-B,PR-B相对PR-A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EMs中研究发现,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相比,PR-B的表达明显下调,同时PR-B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有关。结合ADM与EMs在激素依赖以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的相似性,因此本课题从表观遗传学方面着手,研究子宫腺肌病中PR-B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第一部分:孕激素受体B低表达及其甲基化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孕激素受体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R-B)表达及其甲基化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B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基因扩增(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和18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子宫内膜中PR-B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甲基化与PR-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PR-B表达明显低于对照内膜(p<0.0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PR-B甲基化比率显著高于对照内膜(p<0.05);且ADM在位和异位内膜中PR-B甲基化状态与PR-B表达相关(p<0.05)。结论PR-B低表达及其甲基化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去甲基化药物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PR-B表达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分别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itidine,AD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TSA)干预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和周期的改变;MSP方法检测PR-B甲基化状态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处理前后PR-B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ADC和TSA可抑制异位和正常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且这种作用对异位内膜基质细胞更显著(p<0.0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PR-B甲基化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基质细胞,而mRNA和蛋白的表达却显著低于正常内膜基质细胞。ADC可使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PR-B去甲基化并上调PR-BmRNA和蛋白表达,TSA对于ADC的作用有协同效果。结论原代培养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PR-B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相关,PR-B过甲基化可能是PR-B表达缺失的原因.ADC和TSA可以逆转异常甲基化,提高PR-B表达,同时阻断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