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G数据库中面要素的变化检测与更新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地理数据库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子系统,它为各种地理信息应用行业提供了基础地理数据。其中,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DLG (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线划地图)数据是基础地理数据库中重要的空间数据类型,是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矢量表达。为了保持DLG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对其进行不断地更新。而面要素是DLG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反映城市地区的大比例尺数据集中,如建筑物、绿化地、湖泊等都以面状要素的形式存储在数据集上,且建筑物等类型地物实体具有较快的变化速度,所以本文重点研究面要素的匹配与更新方法。与版本式更新相比,DLG数据库的增量更新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但更新方法更加复杂,需要进行同名面要素匹配、面要素变化检测与分类以及数据库的增量更新等。鉴于此,本文围绕DLG数据库中面要素的变化检测与更新问题开展技术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面要素的自动匹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国内外已有的面要素匹配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类和归纳。针对当前大多数方法无法处理面要素的非一对一的匹配关系问题,本文通过提取相应面要素间的多个特征构成差异特征向量作为匹配依据,并提出以差异特征为输入,利用逻辑回归模型实现面要素自动匹配的方法,以建筑物匹配为例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面要素间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的匹配,且该方法对于面要素的匹配具有较高的准确率。(2)针对面要素变化检测与分类问题,根据相应面要素的变化类型与要素间特征变化的规律,以决策树模型为指导,构建了基于规则链的面要素变化检测与分类模型。在判断具体地面要素的变化类型时,首先调整要素间主要差异,然后重新计算差异特征向量并将其并代入匹配模型,根据匹配结果和调整的特征按一定的规则实现面要素的变化检测与分类,并标记面要素的变化类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面要素变化,判断面要素变化类型。(3)在面要素变化检测与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面要素的不同变化类型制定了不同的更新操作,实现了面要素的自动更新;为了有效管理历史数据和变化前后数据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基态修正模型为基础为每种变化类型设计了存储模式,通过建立永久唯一 ID、添加时间标记等使要素数据集在更新前后建立关联,为数据的时空分析提供了便利。(4)在本文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 DLG数据库中面要素变化检测与更新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同名面要素进行匹配,对面要素进行变化检测与分类,该系统还能在对变化的面要素进行分类之后进一步提取变化信息,增量地更新现势库并保存历史数据到历史库中。
其他文献
伴随着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燃料电池在交通、发电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质子交换膜现阶段的性能和成本限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电磁铆接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的铆接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储存在电容里的电能产生电流放电,放电的电流通过线圈,在线圈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而驱动片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则会产生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清洁能源的存储和利用要求性能良好的能量存储转化设备。锂-离子电池自上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它以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操作的特点获得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热捧;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纤维均一等
Pd系贵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碳二选择加氢反应,微乳液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Pd基催化剂具有Pd粒径小且分布窄等优点,能提高催化效率。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验数
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对油田进行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和提高油田产量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注水有效,科学开发油田,需要利用水表对注水的流量和体积进行严格监控。水表在使用前
在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区域映秀镇,地震引起山体破碎,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体边坡,雨季到来时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量的现有研究表明
近年来,红外(IR)技术在国防、空间技术以及经济现代化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随着红外市场的强劲增长和新的应用领域持续开拓,对透可见至红外的多光谱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
近年来,回廊模(Whispering-Gallery Mode,WGM)特性光学微球腔因具有高品质因数(Q-factor)、极小的模式体积(Vm)、窄线宽等优点,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同时,微球腔体积极小,腔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超精密圆柱形回转体类零件的需求量激增,同时对这类零件的测量精度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一方面目前很多圆柱形试件的截面圆轮廓为非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