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信息化社会里阅读能力的价值日益突显。有关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教育对学前儿童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亲子共读是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开展亲子共读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重庆市幼儿家庭教育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全国的亲子共读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大多数父母们能准确理解亲子共读这一概念,普遍肯定亲子共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且多数父母对亲子共读持积极态度,为实施亲子共读创设了一定的条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基本能满足幼儿的共读需要。 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共读存在的问题:首先父母观念中存在严重误区,没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亲子共读的价值,或者完全忽视亲子共读的价值,基本不开展亲子共读,或者把亲子共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教学,或者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或者等同于早期行为塑造和德育说教。其次父母在行动上,表现出共读发起被动,态度不够积极;主导共读过程,忽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使用方法单一,读物内容没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等不足。 笔者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重庆市政府、社区、公共图书馆、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各民间组织应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家长学校、亲子学苑、网站等,对幼儿父母开展亲子共读教育,使幼儿父母重视自身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认识亲子共读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共读中幼儿学习与发展主体性的尊重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亲子共读观念,并从低幼读物的优选、亲子共读的方式、亲子共读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对其亲子共读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