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景名胜的发展窥探中国遗产保育和传承的实践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申遗热出现,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然而目前国内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仍相对滞后,思想理论体系混乱。在与国际遗产保护接轨时因缺乏根植于本土的理论立场,产生一系列的不利于我国传统记忆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象。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对我国风景名胜的发展传承进行方式方法的总结和价值观取向的梳理,以新的传统角度看本土遗产保护的实践。本文采用了文献统计与分析法、多学科视野分析、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课题内容主要为两大部分:(一)首先统观我国风景名胜在传统社会中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初步将风景名胜的发展按其最初产生的动因性质归类进行讨论,如自然崇拜、先贤崇拜山水审美以及其他四大类。概览传统社会中风景名胜的保护现象以察其保护理念偏向。(二)以风景名胜的经典——西湖的发展来窥探中国遗产的保育和传承的传统实践。历史上西湖的水系治理活动就是一种保育行为,对其山水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组成西湖主要景观格局的白堤、苏堤及三潭映月,其演绎发展变化过程以及雷峰塔的几次倒塌重建无处不体现着我国传统中特色传承的理念。
其他文献
在我国大力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际,以培养学生个性、交流、创造力等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个性化教育便被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作为教育物化的载体——校园空间必然要为之而适应,但
学位
环巢湖地区,作为合肥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政府近些年来正在着力打造以生态巢湖和人文巢湖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了实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晓世界大小事宜,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网上交谈等日常社会性活动;虚拟网络生活的便捷度
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因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积累、生产力水平以及气候和自然条件凝聚下的产物。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不仅是单单对
学位
非建设用地作为城乡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维护城乡生态安全、营造城乡景观环境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和为城镇输送生产与生活物资的功能。但随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培养特点,本文结合毕业设计“青阳县某酒店方案设计”,通过对传统徽派民居天井的研究,同时结合当代公共建筑设计中天井空间案例分析
本论文采用综合、比较、层次分析等简明、实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城镇、城镇建设,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等概念,明确论文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与意义;通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中都建设有不同规模的优秀商业街步行街。但是由于目前投资方等方面人员急于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对消费者精神诉求考虑的欠缺的原因,目前商业街尚不能满足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