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如今的中学教育阶段,各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外,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的背景之下,地理教育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是其他学科课程所替代不了的。地理是现代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地理思维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问题也成为学科教学研究的热点。地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以及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却常常受到忽视,其相关研究也较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的方法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初步确立了地理课外教学在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文献分析研究和总结,系统提出了地理课外教学方法和设计原则。通过不同地理课外教学方法设计实例分析,论述了地理课外教学对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功能,给高中地理教师进行课外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追溯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文中指出了在中学地理课外教学中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优越性与必要性。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重点分析了在课外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地理课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目前课外教学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指出了课外教学中存在目的性不强的问题,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部分根据教学论基础,说明研究中所采用的地理课外教学方法。针对目前地理课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地理课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并根据地理思维培养目标,提出了进行课外教学设计的主要原则。第五部分主要是根据上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课外阅读”、“课外实验”、“地理模型制作”、“课外观测”、“课外调查”五种形式对具体的课外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达到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置入中心导管(CVC)在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13年10月—2017年4月入住ICU的
宫氏是泰州名门,其诸多藏品中的《玄奘大师像》引起笔者关注,本文从其画风、材质、印章、题跋、流传多方面进行考证。日本专家也对此长期研究过。此画为我国晚唐至北宋前后玄
从后世对黄宾虹的"身份定义"来看,他往往被定为"画家"。然而,这种知识认知的背后,可能遮蔽了黄宾虹在其生存年代中其他身份的存在。譬如,四民之首的士,以及现代概念"知识分子
本文通过对《台湾遗民图》的创作手法、风格特征等"可见性"的图像阅读,探析20世纪初中国油画背后"不可见"的艺术审美"范式"的转换问题,指出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现代性"不仅
在竞争教育及资讯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青少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容易受人、事、物的影响,学校训导工作应首当其冲彰显其功能。如何进行有效的训导工作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