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自爆发以来,已造成人类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专家评估认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可能长期和人类共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技术与产品成为临床医学、生命科学以及药学领域学者和各企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市售的SARS-Co V-2抗原及抗体为原料,以免疫学原理作为检测方法学基础,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血清学的三种检测方法,分别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和磁珠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对三种方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三种方法的线性相关范围、特异性、灵敏性以及批间批内的重复性等。实验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检测抗体Ig M、Ig G的最低浓度为12 ng/m L,同批次内与不同批次之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与其他干扰物质不发生交叉反应,临床应用性能评估结果符合标准,实现了良好的定性检测。ELISA检测方法,在浓度为0.25-16 ng/m L时的相关性较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3163x+0.8556,相关系数为R2=0.996,最低可检测到0.25 ng/m L的抗原,没有与其他的蛋白产生交叉反应,回收率为99.25%,批间批内C.V值小于10%,符合要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磁微珠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线性浓度在0.125-16ng/m L区间内,线性回归方程是y=331.72+11725,相关系数为0.9961,检测抗原的最低浓度为0.125 ng/m L,和干扰物不发生交叉反应,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回收率达到99%以上,未出现假阴性“HOOK”现象。本文的研究为临床快速检测提供了实验室基础。
其他文献
由于科技快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得电子器件的高功率密度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高热流密度元件表面产生的大量热量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相同的问题也出现在核电工业、军工、农业等领域。目前常规的冷却系统所能达到的散热效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沸腾传热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沸腾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CHF)和传热系数(Hea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因为其稳定性高,敏感性好,灵活性与安全性优异等优点被广大研究者所喜爱。并作为一种价廉、环保和可循环再生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激光与防伪和指纹识别与采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想要使得上转换材料得到实际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上转化发光效率,基质的选取很重要。硫氧化钆具有稀土离子掺杂浓度高、化学稳定性优异、低毒性,较低的声子能量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稀土硫氧化物,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