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以及突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依托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患者生理参数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研制,开展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网络化监测的研究和设计,选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根据心电和脉搏信号的产生机理与特征,以及脉搏波与动脉血压的关系,分别研究了心率和无创探测血压的算法。对于收缩压的计算,采用了脉搏波传输时间与收缩压之间的线性关系算其血压值;而对于舒张压的计算,利用单弹性腔模型分析了舒张压与收缩压、血管的外周阻力R以及动脉顺应性C之间存在指数规律的变化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动脉顺应C中系数值会随着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本文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重新标定动脉顺应性C中的系数值,从而算出舒张压的大小。其次由于采集的心电和脉搏信号会含有噪声干扰,为得到准确的心率和血压值,本文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处理与分析,重点分析了小波阈值法对信号噪声的处理,其中分别采用了强制去噪法、四点平滑滤波和给定阈值法进行了去噪处理,从仿真结果分析:在给定阈值去噪法中,选取合适的阈值时,该方法去噪效果相对较好。最后重点介绍了便携式采集节点的整体实现,包括前端采集节点的硬件电路设计,其中详细地分析了心电采集电路中的前置放大电路、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工频陷波以及主放大电路等开发和设计了GS1010节点连接目标网络、心率和血压值计算以及数据无线发送的软件。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监测精度较好,工作性能稳定,实现了预期设计的要求,而且该系统能够适用于老人在户外进行实时地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