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NADH的荧光探针:设计、合成与应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及其磷酸酯NADPH在许多生物催化过程中作为辅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在检测生物体内NAD(P)H水平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以了解NAD(P)H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其中荧光法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具有高的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非侵入式以及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可视化细胞成像能力等优点而受到生物成像应用的关注。但是猝灭型和荧光增强型荧光探针容易受到探针浓度,仪器效率,环境条件以及光漂白等因素的干扰,而比率型荧光探针可以消除大部分干扰。因此,比率荧光探针相对于强度型探针更适合于生物分子的荧光成像。目前,对于检测NAD(P)H的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主要基于NAD(P)H和探针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伴随着探针的荧光强度或波长的改变。因此,基于这些策略,本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用于检测NAD(P)H的比率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内NAD(P)H的比率荧光成像。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NAD(P)H具有强还原性,其可以选择性亲核加成到特定的菁染料基团上,我们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香豆素和菁染料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Cou-In。随后,在室温条件下探究了该探针在溶液体系中的光谱性能,发现探针Cou-In在短波长与长波长处的荧光强度比值和NADH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I550/I675=0.22027×[NADH]+1.24914,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4,检测限为60nM。并且该探针合成操作简单,对NADH的比率响应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其次,为了研究探针Cou-In的生物应用价值,我们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成功将探针应用于活细胞中NADH的可视化比率原位成像。而且我们还发现活细胞内存在的其他还原性物质、金属离子等对NADH的检测也不产生干扰。同时该探针表现出生物相容性好,低毒性等优点。最后,为了研究该探针是否可以用于检测NADH依赖酶的活性,我们选择乙醇脱氢酶(ADH)作为分析物,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实时检测酶的活性。
其他文献
<正> 前言 高聚物的补强是通过向高聚物中加入或复合补强材料来完成的。补强性能的好坏取决于高聚物与补强材料界面之间的亲合性。 橡胶为有机高聚物,而非炭黑填料(如二氧化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E(z)]的人类同源物组蛋白 甲基化的重要工具酶,也是多梳基因家族PcG(polycomb group)的核心成员.EZH2参与多梳蛋白复合 体2的
【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三国军事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对日本来说,是其加速解决南方问题的外交准备.它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德国的力量牵制美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丝素蛋白薄膜,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浓度不同的甲醇-水混合溶剂处理后丝素蛋白薄膜的结构变化,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与丝素蛋
以酚醛环氧树脂(F-51)、丙烯酸(AA)、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制备了电子束/潮气双重固化有机硅杂化环氧树脂。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对
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学习策略研究中较有争议的问题,诸如学习策略的实质、学习策略的类型作了简要评析,分析了当今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进展,
近几十年来,大量生物基因组注释研究表明,转座元件(Transposableelements,TEs)或转座子(Transposons)及其可识别的残余成分,也称为转座组(mobilome),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和变革,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也极大了推动了医院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