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遵循“一标多本”的原则,各个版本教材各具特色。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9年新版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投入使用,不同地区面临着新教材的选用问题。各地区要做出正确的教材选择,就需要对教材的质量作出客观评价,而教材难度是影响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教材难度定量分析模型,对四个版本教材难度做出综合的测量与评价,以期为教材编写者、教材选用者以及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查阅大量资料,对现有的关于教材难度和地理教材难度的文献做了分析、归类和总结,并分别对新版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球上的大气”内容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划分教材难度研究维度。2.参考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模型:N=G×S,初步制定高中地理教材知识内容难度定量分析模型;参考廖伯琴制定的探究和拓展难度模型:难度=深度/广度,初步制定高中地理教材探究难度和拓展难度定量分析模型;参考鲍建生制定的数学综合难度模型,初步制定高中地理教材习题难度定量分析模型。3.邀请专家、一线教师和研究生专业同学根据笔者初步制定的各个难度定量分析模型及赋值标准进行赋值,并结合专家意见对赋值标准进行修改,再进行新一轮赋值,最终得到相对完善的各个难度定量分析模型及赋值标准。4.收集赋值数据,并将其代入各个难度定量分析模型,进行四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在各个维度上的难度定量分析,再以本文研究的结论为依据,对教材编写者、选用者以及教师提出合理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内容难度、探究难度、习题难度和拓展难度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知识内容难度:在广度方面,鲁教版和人教版广度相近且较大,中图版和湘教版广度相近且较小;在深度方面,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深度相差不大。知识内容难度最终结果:鲁教版>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2.探究难度:在广度方面,人教版和中图版广度相等且最大,其次是湘教版,鲁教版最小;在深度方面,中图版最深,其次是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最浅。探究难度最终结果:中图版>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3.习题难度:在背景水平方面,湘教版难度最大,其次是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最小;在深度水平方面,湘教版难度最大,其次是鲁教版、中图版,人教版最小;在设问方式方面,湘教版难度最大,鲁教版和中图版相等,人教版最小;在知识含量方面,中图版难度最大,其次是湘教版、鲁教版,人教版最小。习题难度最终结果:湘教版>中图版>人教版>鲁教版。4.拓展难度: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拓展材料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表现出一致性,即中图版最大,其次是湘教版、人教版,鲁教版最小。拓展难度最终结果: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