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竞技游泳一直是各国体坛必争之地,在历届奥运会和国际大赛上,各国都希望通过泳坛来稳固自己的世界体育地位,竞技游泳也成为了各国向世界展示体育运动能力与实力的舞台。而蛙泳是历史最悠久的泳姿,也是竞技游泳四种姿势中技术要求最高的泳姿。竞技蛙泳配合技术分为划臂技术和蹬腿技术,两种技术配合产生推进力,使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本研究选取3名一级游泳运动员以及6名二级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实验人员通过两台卡西欧EX-FH25高速摄像机、Lactate Pro便携式乳酸分析以及GGC-16型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对实验对象进行对名受试者进行测试,获取各运动员在途中游的划频、划幅的数据、到边后5min血乳酸以及分解-配合技术技术动作推进力数据。本研究通过不同水平运动员途中游过程中划频、划幅、技术动作周期的变化以及通过不同技术推进力与乳酸变化的分析,反映出运动员在不同技术下的能量供应情况,分析运动员成绩存在差异的原因。为教练员以后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技术与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1.一级运动员蛙泳配合技术速度显著优于二级运动员的主要原因为划臂技术划频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提高运动员成绩,加快运动员途中游游进速度,运动员需要在保持划幅不变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划频。2.一级运动员克服阻力完成技术动作周期较短,产生推进力较大,时效性显著优于二级运动员。提高运动员成绩,运动员需要重点进行专项力量的练习,加强快速克服阻力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3.一级运动员配合技术更为完善,技术结构显著优于二级运动员。提高运动员成绩,运动员需要重点调整配合技术动作结构,使技术动作更为紧凑连贯。4.配合技术中划臂技术动作消耗能量较少,蹬腿技术动作消耗能量较大。划臂技术与蹬腿技术相比不但能够提供更快的游进速度,而且消耗更少的能量,效率更高且更为经济,为之后游程积蓄更多的能量。提高运动员成绩,运动员需要重点提高划臂技术并加强无氧能力训练,提高运动员保持推进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