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正式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后,“一带一路”倡议就成为中国当前国家层面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带一路”的建设就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三个原则,积极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扩大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带一路”的核心宗旨就是通过对沿线国家各项建设的投资,达到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目的。而双边投资协定通过对投资方面的保护来为缔约国双方打造了一个健康有保障的投资平台。当前,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抬头的形势下,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五个年头,我国还将不断更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可以说,加强“一带一路”投资正逢其时、前景可期。
  目前,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挺进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基于充分分析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机理的前提下,进而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BIT的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一带一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详细描述和深入探究,来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越来越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区域。在对文献梳理和现状分析过程中,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极不平衡,这种发展程度的差异性会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借鉴拓展的引力模型和投资区位选择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BIT和一系列控制变量(东道国制度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资源禀赋和贸易开放程度)来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较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较大。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水平差异造成的,而双边投资协定对沿线国家的制度水平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即在制度水平较低时,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能够弥补东道国制度水平的低下,从而促进我国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虽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但是这些协定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很好的保护我国的海外投资,因此这些双边投资协定需要根据新的国际投资形势进行更新和完善;我国需要加强“一带一路”国家智库合作建设,以便更好地引导“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方向;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体系,以确保投资能够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合作往来需要进一步扩大,以此来增强贸易便利化程度,从而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其他文献
贫困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走向了精准扶贫之路,为了达到扶贫目的,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实行了不少的扶贫的措施,而其中,金融行业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普惠金融原义是为金融排斥相对的包容性金融,指用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对于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主席也提到,为了使不同国家的人民平等享受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赞比亚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涵盖了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该研究使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对私营部门的国内信贷和股票市值,以及GDP增长(GDP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政府支出、人口增长和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金融发展指标来分析金融增长与金融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确定了基础变量的平稳性后,研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规范检验协整,发现基础变
学位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国际贸易方式转型,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任务也被随之提上了日程。无论是国内经济转型还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技术创新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如何通过对外出口贸易促进国内企业创新,从而使国内的企业在不断加剧和日益紧张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对外贸易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必然的方向,而其中,出口贸易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方式,
学位
中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凭借劳动力成本低等相对优势吸引了大规模的外商制造业进入,中国的加工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由于长久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劳动密集型及低附加值的产业,因此在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中,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以加工贸易为基础的代工模式,成为了全世界的“制造工厂”。  过去的40年里,我国的GDP增长225倍,增速全球第一,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是世界经济关注的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当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服务业带动了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新兴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各国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新思路、新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升级,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1-11月,我国服务进出口
学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就业人数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贸易自由化是导致美国就业减少的重要因素,但贸易自由化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互利共赢。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影响如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侧重于贸易开展对国家和行业的影响研究。自从微观数据的可获得性增加后,学者们开始针对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为加深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企业就业影响的认
桐油是从油桐树籽中榨取提炼的一种非食用植物油,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开发和利用历史。在中国古代社会,桐油除用作照明外,还被用于制墨、雨具制造、造船、房屋建筑以及医药等方面。随着1875年桐油新性质——极强干燥性的发现,其在近代工业中也有了用武之地,尤以制造工业、军事工业为代表。而20世纪前后,正值西方国家工业化迅速发展,大力筹备军事阶段,国际市场对中国桐油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刺激了国内桐树种植与桐油的市场
学位
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吸纳我国劳动力的重要部门,但近年来由于发展动力不足,其对就业的贡献逐渐下降。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登记失业总人数呈直线式上涨,确保就业稳定仍然面临不少潜在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鼓励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保护并提升制造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意义重大。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之一,直接推动社会进步。而技术知识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学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消费文化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年轻消费群体引领的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理念已逐渐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接受,从“怕负债”到“高负债”,居民家庭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累积。近些年,为防范债务风险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的“灰犀牛”,政府也致力于从供给侧出发去杠杆。且随着城市住房价格的节节攀升,许多家庭不得不为此承担巨额的住房负债,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不利于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基础上做到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做到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重点指出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作为提高人民收入的抓手。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早期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明显,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人民日益丰富的社会文化需求,原本的低工资在劳动力供需结构变动背景下无法保持、也难以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2010年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