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双边乃至多边建立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合作关系成为必然趋势。水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路径对进一步促进中国水果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对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的路径及其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二元边际贡献度分解方法对中国水果出口东盟增长的二元边际进行分解,分别从数量效应、价格效应、新增产品效应和消失水果效应四个角度分析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二元边际增长的特点。并采用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可变贸易成本、不变贸易成本、经济规模、水果出口能力、早期收获计划和外部冲击等因素对水果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统计分析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发现,中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中国水果出口东盟品种较为集中,主要品种为苹果、橙子、梨、柑橘等;泰国越南已成为中国水果出口东盟最大市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中国-东盟水果出口增速加快,水果出口价格升高,中国热带水果出口种类增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出口增长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增长,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贡献较小,且集约边际的增长受数量增长的影响大于价格升高的影响,扩展边际受新增水果影响大于消失水果影响。对中国水果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水果出口东盟的二元边际均会受到可变贸易成本负的影响;相对经济规模对中国水果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则有两个方面,对水果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影响为负,而对水果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影响为正;贸易对象的经济自由程度会极大的影响到中国水果出口的扩展边际,贸易对象越开放,中国水果出口的种类就越多,从而促进中国水果出口增长;水果出口能力对二元边际影响为正,水果产量的提升能促进边际增长;贸易壁垒的降低对促进水果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增长均会产生积极作用;集约边际易受外部冲击影响,而扩展边际受外界经济冲击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水果贸易,优化中国水果出口边际增长结构,本文提出了降低贸易成本、建立水果品牌、调整出口结构、加大政策支持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