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格孢菌AAC-毒素生物源除草剂若干关键产业化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9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是世界恶性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n adenophorum Spreng.)的自然致病菌,本实验室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利用该菌作为生物除草剂,研究发现其致病的主要因素是产生AAC-毒素,就毒素的生产、提取分离工艺、毒素的杀草活性、杀草谱以及杀草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并分离鉴定出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细交链孢菌酮酸,从而明确了AAC-毒素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源除草剂的巨大潜力。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具有较高产毒能力的NEW菌株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就利用该代谢物开发为微生物源除草剂的工业化若干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其产业化奠定基础。对紫茎泽兰致病型链格孢菌AAC-毒素的提取工艺做了进一步完善,对AAC-毒素开发为微生物源除草剂做了进一步的评价,同时也对细交链孢菌酮酸的除草活性、毒理学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价了细交链孢菌酮酸开发为微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具体内容如下:1.链格孢菌AAC-毒素提取工艺的完善及其生物活性和乳油剂型的研究为了探索理想的链格孢菌毒素分离方法,进一步完善毒素的提取工艺,比较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DA201、D101、HZ-803、1300及活性炭对链格孢菌毒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DA201对链格孢菌毒素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最高,为72.8%,吸附后滤出液毒性最弱,解吸液毒性最强,适合于链格孢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富集.DA201对链格孢菌毒素吸附、解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无菌滤液上样量体积为树脂体积的60~70倍,pH值为4.12~4.62,洗脱液为90%乙醇。以幼苗喷雾法检测了链格孢菌AAC-毒素对农田主要杂草、作物以及不同叶期马唐的致病性,同时以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链格孢菌AAC-毒素对马唐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和棉花两种作物的安全性。链格孢菌AAC-毒素可以有效防除农田主要杂草和三叶期之前的马唐幼苗,对棉花相对比较安全。在浓度为4000μg/mL时,毒素对白三叶、马唐、异型莎草、鳢肠、稗草、野老鹳草、鸭跖草、续断菊、大巢菜、豚草、野塘蒿和铁苋菜12种杂草的防效均超过90%;而大田小区试验中,此浓度毒素,对棉花植株的伤害率和鲜重抑制率分别仅为2.96%和8.67%。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证实了AAC-毒素对马唐的高防效和对棉花的安全性。表明链格孢菌AAC-毒素具有开发为棉花田用微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通过对链格孢菌AAC-毒素7种乳油制剂的表面张力、乳化分散性、乳化稳定性以及生物活性的观察或测定,比较了它们的开发潜力。结果表明,A、C、D、F和G等5种制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A、C、D和G等4种制剂的乳化稳定性良好,7种制剂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同浓度AAC.毒素的活性,D和F 2种制剂的活性相对较高,而A和G的表面张力较大。综合考虑,D乳油制剂(以曲拉通X-100为乳化剂)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2.细交链孢菌酮酸的HPLC检测、除草活性、毒理学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利用HPLC法分析检测细交链孢菌酮酸。使用C18反相柱,以乙腈:甲醇:水=5:3:2(v/v/v)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5 mL/min,在250nm波长下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53,变异系数为1.14%,回收率在91.26%~94.1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2.64%。并以HPLC法检测了19个链格孢菌菌株细交链孢菌酮酸产率,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针刺法检测了这19个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9个菌株中,X501的细交链孢菌酮酸产率最高,每毫升培养滤液含有3.8400μg,NEW次之,为2.8327μg/mL;在501-2、501-3、YN、B和AW 5个菌株的培养滤液中未检测到细交链孢菌酮酸。NEW的致病性最强,X501次之,且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501-2、501-3和YN的致病性最弱。比较了农乳6201等11种助剂对细交链孢菌酮酸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曲拉通X-100、CGN-3、增效剂YZ905和EF8108-Ⅱ具有非常好的增效作用,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最佳;同时研究了不同助剂浓度对5种助剂增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适宜的浓度为1‰~5‰,随着助剂浓度的增加,助剂的增效作用也增加。设计了2种配方,配方Ⅰ有更好的开发价值。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针刺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紫茎泽兰的致病性,同时,检测了50μg/ml的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紫茎泽兰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紫茎泽兰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对成熟叶片的致病性强于对嫩叶的。细交链孢菌酮酸的杀草谱和作物安全性评价中,离体叶片针刺法结果表明,浓度为50μg/mL时,细交链孢菌酮酸对受试的39种杂草中的26种杂草具有强致病性,对棉花和烟草两种作物的致病性较弱.幼苗喷雾法结果表明,浓度为62.5~1000μg/mL时,细交链孢菌酮酸对受试的15种杂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对马唐的致病性最强,其EC50为57.48μg/mL,EC90为119.34μg/mL;对棉花和烟草的致病性较弱。这些结果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可以作为棉花田和烟草田除草剂。分别以绿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蚕豆根尖和哺乳动物细胞为材料研究了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环境、高等植物细胞遗传和动物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低浓度时,细交链孢菌酮酸对C.reinhardtii具有一定程度的促生长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C.reinhardtii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的浓度降低,各自相对应的96h EC50分别为310.36和294.27μg/mL。根据毒性分级标准,细交链孢菌酮酸的EC50值远大于3μg/mL,其对非靶标生物水生藻类属于低毒。在12.5~50μg/mL低浓度时,细交链孢菌酮酸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有丝分裂指数无显著影响;但是,当浓度升高到100~400μg/mL时,细交链孢菌酮酸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有丝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在12.5~100μg/mL浓度时,细交链孢菌酮酸对蚕豆根尖细胞多核仁率无显著影响,在200~400μg/L浓度时,细胞多核仁率显著升高。当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为12.5~400μg/mL时,随着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3T3 mouse fibroblasts,3T3)、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s,CHL)和人正常肝细胞(human hepatocytes,L02)3种细胞的毒性基本增强。细交链孢菌酮酸对3T3的毒性最强,对CHL的毒性次之,对L-02的毒性最小,其对3种细胞的24 h EC50分别为41.64μg/mL、59.33μg/mL和85.98μg/mL。在实验室和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细交链孢菌酮酸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微生物对细交链孢菌酮酸在土壤中的降解影响较大,光照的影响较弱,土壤含水量增加和土壤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促进其降解。田间研究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的半衰期约为3.22 d,20 d就可基本完全降解。可认为细交链孢菌酮酸为易降解类物质。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细交链孢菌酮酸具有杀草谱广,对棉花和烟草的安全性较好,对高等植物细胞遗传毒性低,在土壤中易降解等特性,表明其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
其他文献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端着手,解决过剩产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之策。但强调供给层面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需求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
为了能描述钻井井眼的轨迹,使用光纤陀螺仪来测量井眼的深度、井斜角、方位角等参数。但由于光纤陀螺仪功耗高、数据实时输出,导致电池供电时续航时间不够、数据不便于传输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赣风》是王怀建教授在1994年创作的作品,同年发表在《音乐创作》第四期上。王怀建的钢琴组曲《赣风》带有浓厚的江西地方曲调,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运用自
新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化的产物,他们对社会变迁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上与非新阶层有较大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s模型建模发现,新阶层形成了的“高知识性”“
2011年,正值博世集团成立125周年及其创始人罗伯特·博世诞辰150周年,同时也标志着博世包装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在包装行业走过了150个春秋,博世的历史可追溯至1861年Hess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昆虫病原真菌是害虫微生物防治的重要资源,其制剂被广泛用于农林害虫防治。生防菌剂的杀虫效果不仅仅取决于生产菌株的遗传特性,更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用于植物病害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目前较通行的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在教学中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比较这三种教学法优缺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