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钢筋在不均匀锈蚀下的力学性能及粉煤灰掺合料抗钢筋锈蚀试验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不仅会造成经济方面的巨大损失,而且也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剩余承载力和使用寿命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现如今矿物掺合料因其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节约经济和改善混凝土特性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到港口、近海结构等领域中。本文以粉煤灰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中已发生锈蚀的钢筋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不同型号(光圆钢筋和螺纹钢筋)和不同直径(8mm、12mm和16mm)的钢筋,设计了防止钢筋端头锈蚀的方法并进行通电加速锈蚀试验,获得了相应的锈蚀钢筋试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粉煤灰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进行三维扫描并对锈蚀钢筋表面的蚀坑参数(深度D、横向宽度W、纵向长度L)进行了统计和整理。试验数据表明:粉煤灰混凝土中锈蚀钢筋剩余截面面积分布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变化幅度小,分布相对均匀。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表面蚀坑参数的频数相较于粉煤灰混凝土而言较大,随着钢筋锈蚀程度的加深,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表面蚀坑深度的频数相对粉煤灰混凝土而言增加幅度显著,并且随着锈蚀程度的增加,粉煤灰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的蚀坑参数频数分布均逐渐转变为近似正态分布。(2)对除锈完毕后的钢筋进行轴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筋锈蚀程度较低时(质量损失率小于4%),锈蚀钢筋的荷载-位移曲线相对原始钢筋变化幅度较小,且屈服台阶明显。随着锈蚀程度的加深(质量损失率大于4%),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中锈蚀钢筋的荷载-位移曲线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即极限荷载和屈服荷载随着锈蚀的加深发生明显的降低,屈服台阶平台呈现缩短的趋势。对于同一直径同一型号的钢筋,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中得到锈蚀钢筋的荷载-位移曲线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普通混凝土中锈蚀光圆钢筋的极限荷载退化速度相对粉煤灰混凝土中锈蚀钢筋极限荷载的退化要快2.1%,即粉煤灰混凝土中锈蚀钢筋的承载能力下降速度相对慢于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承载能力的下降速度。(3)经过对粉煤灰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退化与最大截面锈蚀率之间的规律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粉煤灰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和断后延伸率)与最大截面锈蚀率之间呈现很好的线性规律。对于同种型号的钢筋,普通混凝土中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退化速度相比粉煤灰混凝土中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退化速度要快,其中名义极限强度退化速度最快,断后延伸率次之,名义屈服强度退化速度最慢;对于同种混凝土材料,锈蚀以后的光圆钢筋力学性能退化速度相比于螺纹钢筋要快很多,其中名义极限强度和屈服强度退化速度最大,断后延伸率退化速度较小。(4)根据试验数据对锈蚀钢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讨论椭球形蚀坑具体参数:蚀坑深度在0.5~2mm,蚀坑横向宽度在1.5~4.5mm和蚀坑纵向长度5~20mm范围内变化时对锈蚀钢筋的影响,发现随着蚀坑深度的增加,锈蚀钢筋表面锈坑附近的应力峰值增加很大;随着蚀坑横向宽度的增加,锈蚀钢筋表面锈坑附近的应力峰值增加较小;随着蚀坑纵向长度的增加,锈蚀钢筋表面锈坑附近的应力峰值呈减小的趋势。且随着蚀坑深度和横向宽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系数呈增加的趋向,其中随着蚀坑深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系数增加幅度最大;随着蚀坑纵向长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系数呈减小的趋向。表明钢筋锈蚀以后表面蚀坑深度对其应力集中影响最为显著,蚀坑横向宽度和纵向长度影响效果较小。
其他文献
硬炭材料结构高度无序,其杂乱堆放的类石墨微晶没有取向,容易形成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是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良材料。但硬炭材料的容
匹配性课堂场域的课程实施策略是课堂场域中的教师在预设性课程实施策略的基础上,依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反馈,即时性的分析课程实施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与学生的匹配情况,做出当下匹配性课程实施的教学决策,创生与学生个体最匹配的课程实施策略,构建师生共同创生的匹配性课堂,有效应对课程实施复杂性的特点,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匹配性课堂场域的课程实施策略具有适切性(匹配性课
纳米材料因优良的特性而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其生产、使用、运输及处置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释放到环境中,进而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纳米颗粒物因自身性质活泼,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将会与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质(NOM)发生吸附、络合等作用,进而影响纳米颗粒物在水环境中的物化性质及迁移转化行为。因此,了解NOM对纳米颗粒物化的性质的影响对于确定有效的水处理工艺并控制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
机械密封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动态密封装置。密封端面在高速、高压、低速启停等工况下容易发生显著的摩擦磨损和泄漏现象,通过在密封端面加工出规律分布的织构形貌可以有效改
随着便携式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于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受理论比容量限制已无法满足市场对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高
曲面光学元件相较于传统的平面光学元件在功能集成度、器件体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微小型成像模组、微小型光谱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曲面光学元件的传统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发展,社会生产和服务日益专业化、专门化和多样化。而伴随着分工的细化和深化,社会生产和服务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社会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增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也不断地得到更好地满足。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保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生产与消费之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MRF)是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智能流体,主要是由软磁性颗粒、基载液以及表面添加剂组成,其物理性质能够被磁场所控制,广泛应用于半主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隧道不断被建设出来,从而使两地间距离缩短,减少时间与经济上的成本。虽然有诸多好处,并且从技术上来说也日渐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
本文基于文化身份理论及身份协商理论,以布莱恩·卡斯特罗(Brian Castro)创作的《上海舞》为文本,分析和探讨该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问题以及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身份协商策略。作为澳大利亚华裔作家,布莱恩·卡斯特罗由于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将自己对于身份问题的困惑体现在作品中,尤其当面临民族、语言、宗教、价值观等问题时,不同的文化身份会有不同的处事方式与策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