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 世纪以来,异化问题成为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20 世纪之后,异化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热点;21 世纪我们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各种危机也都与异化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异化问题的早期提出者——卢梭的异化思想,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体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卢梭异化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及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对异化思想提出的影响。十八世纪法国的专制统治、社会生活的奴役和贫困、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道德的普遍堕落,再加上几十年流浪生活中的深刻体验就形成了卢梭异化思想的现实基础。自然法学派的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斯多葛学派对道德的重视、笛卡尔和帕斯卡的先验方法与批判精神等等,对卢梭异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卢梭异化思想的结构进行系统阐发和剖析。首先对卢梭的“异化”概念作了简要界定:文明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同时也就是人类在道德方面的一次蜕化,它是以人与自身本性的疏离、人的存在价值的失落为代价的。接下来,详细探究了卢梭异化思想的逻辑前提——自然状态假说、逻辑演进——异化了的社会状态和逻辑结论——异化的克服。他通过假定一种自由、平等的美好自然状态作为理想的参照物,展开了对现存社会中制度异化、科学艺术异化、教育异化等种种异化现象的批判,尤其是对工具理性专制所造成的人的内在本性的异化进行了深刻地揭露。为了消除异化,建成一个理想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卢梭提出建立在公正的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民主共和国的理想道路,以及唤醒良知、实行自然教育的人性改造方案。第三部分旨在依据辩证的分析法对卢梭异化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做出恰当的价值评估。卢梭是异化理论的开拓者,他的异化思想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和反异化道德理想,引导了后来哲学批判、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的方向;对后世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等当代西方哲学的异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理论影响。由于时代和理论的限制,卢梭的异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空想性,他找不到走出异化的正确道路。同时,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