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硅分子筛TS-1的合成、改性及其甲乙酮氨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haiyan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硅分子筛TS-1是一类骨架中硅原子被钛原子部分取代的具有MFI拓扑结构的杂原子沸石分子筛。在与稀双氧水组成的温和催化氧化体系中,TS-1具有优异的选择氧化性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钛硅分子筛TS-1的合成、表征及其工业应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自制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快速水热法在100ml和2L釜中分别合成了纳米钛硅分子筛TS-1。运用XRD、FF-IR、UV-Vis和TEM等手段对分子筛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它的苯酚羟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快速合成的纳米TS-1放大合成重复性好,催化剂粒径保持在80~100nm;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中,苯酚的转化率大于27%,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大于86%。论文研究了钛硅分子筛TS-1催化甲乙酮氨氧化反应的性能。在常压下间歇釜中,分别考察了反应物的加料方式、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料配比以及TS-1晶粒尺寸等因素对甲乙酮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甲乙酮氨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75℃、21. 6gTS-1/mol(甲乙酮)、NH3:H2O2:MEK=4:1. 5:1(摩尔比);最佳溶剂是叔丁醇或叔丁醇和水的混和液;双氧水和氨水采用连续进料可以缓解双氧水的分解。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乙酮的转化率和甲乙酮肟的选择性可分别达到99. 4%和99. 8%。甲乙酮氨氧化反应性能受催化剂晶粒尺寸影响显著,晶粒尺寸小的纳米TS-1的反应性能较好。甲乙酮氨氧化反应遵循羟胺机理。考察了甲乙酮氨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经过焙烧再生,重复使用五次催化活性不下降,但是反应后催化剂不经焙烧处理直接进行反应,反应性能迅速下降。对纳米TS-1采用TPAOH等方法改性,运用XRD、FT-IR、UV-Vis、TEM、XRF、N2物理吸附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TS-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PAOH改性对纳米TS-1的晶体结构、总钛含量没有影响,但使骨架钛减少,非骨架钛增加;在颗粒上形成了大量孔径为1. 1纳米左右的微孔和孔径为2~90纳米的空腔和凹坑。该法改性得到的催化剂用于甲乙酮氨氧化反应,不经过焙烧再生,重复使用三次活性不下降;将TPAOH改性的纳米TS-1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苯酚的转化率达到31. 6%,H2O2的有效利用率达到97. 5%。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源自于指导教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的资助项目(批准号10276031)。 研究的目的是突破传统的摩擦阻尼减振理论的局限,在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中国各类开发区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城市经济空间集聚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区。识别这些功能区并理解其分布特征,对于把握城市结构以及制定和使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
李贽是明代一位颇具争议性的史学家。有关其人物史评思想研究的论文和著述甚多,这些成果对李贽人物史评思想的各个方面均有所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学者们更多地偏重其人物史评思
为了改善延安市城区水环境,拟在延安延河修建两座橡胶坝。本文以延河流域的长期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采用计算和动床水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全面
以太网(Ethernet),既是一种计算机接入局域网络的连接标准,又是可以说是一种网络互联设备数据共享的通信协议。将整个工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而给自动化
民法法系的国家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不断地继受来自于普通法系的信托制度,但普通法系的学者很少会认为民法国家能依靠一个简单的成文法继受以衡平法支持的信托制度,而事实也证明
纳米复合材料(nanocomposite)是指分散相尺寸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数量级的复合材料。分散相以纳米级尺寸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便构成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本课题以粘土为纳
本文是一篇研究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相关的论文。 首先,文章阐述了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发展过程和趋势。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
如果图书馆电子化的结果仅是多配置几台可供检索外部资料的终端机,那么处理各种媒体的各式电脑将会占据图书馆的各个角落,使图书馆有逐渐演变成为电脑博物馆的可能。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