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律不断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的治理主体已经从公检法系统延伸到了社会各系统,社工机构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主体之一,将怎样参与?参与将产生什么效果?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在政策的影响下,各地的公检法开始和社工机构进行合作试点,制度改革推进了司法社工在各地的发展,但各地的合作方式却不尽相同:购买社工机构的服务、委托社工机构开展服务、购买司法社工岗位等。不管哪种方式,政府考虑最多的是社工的专业性问题——社工参与的成效问题、投入产出问题。在司法社工方面的研究中,论述司法社工的必要性和如何参与某个流程具体做法的较多,在社工参与过程和成效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涉罪未成人抗逆力方面的研究更少。本文以CD市X机构的司法社工服务的涉罪未成年人为例,试图在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的支持下,用抗逆力轮模型的方式去分析涉罪未成年人在接受帮教服务中抗逆力的生成路径,借此向政府采购服务提供一个参考,也给其他参与该项服务的社工机构一个参考。笔者借鉴现有在青少年抗逆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X机构服务的涉罪未成年人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开展服务社工的访谈和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分析涉罪未成年人现状、问题及需求,介绍了在抗逆力轮模型理论下的实务过程,并通过评估得出结论,涉罪未成年人的抗逆力在不断完善其归属感、信任感、效能感和乐观感中得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从涉罪未成年人抗逆力的提升成效的评估、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基地、涉罪未成年人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