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结构体水沙动力场响应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堤坝是江河湖海工程建设,特别是河口海岸工程防护的重要涉水建筑物,传统堤坝往往由于亲水性弱,对岸滩生态环境和景观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工程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水工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包括堤坝建设的生态结构体设计和应用,实现导流、防浪和生境修复的综合效果。为此,需要开展不同生态结构体型式设计及其对水沙动力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生态结构体对水沙动力和沉积过程的响应特征和原因。基于导流结构与生境适宜的综合考虑,根据透水能力的强弱,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型式生态结构体,分别为强透水型、中透水型、弱透水型,三者的透水率分别为33%、20%和14%。其中弱透水型和中透水型的侧面孔洞相同,区别在顶面孔洞的透水率分别为16%、49%;强透水型和中透水型的顶面孔洞相同,区别在侧面孔洞的透水率分别为25%、5%。以上述生态结构体作为基本单元,连续布置多个生态结构体,开展室内水槽试验和Flow-3D数值模拟,在综合考虑比较顶面、侧面孔洞透水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其对过流能力、捕沙能力、柔性植被及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得到的创新认识如下:(1)生态结构体的侧面透水面积对结构体内水流流速起主导作用,总透水面积对结构体内紊动强度起主导作用。生态结构体侧面透水面积越小,结构体内水流减速率越大,弱透水型和中透水型结构体减速率比强透水型结构体高26~29%;生态结构体总透水面积越小,结构体内紊动强度越小,弱透水型结构体紊动强度比中透水型和高透水型低约15~34%。侧面透水面积较大的强透水型结构体随着距离迎水面越远,其减速和消能率越大;而透水面积较小的弱透水型和中透水型结构体,随着距离迎水面越远,减速和消能率先增大后平缓变化。(2)生态结构体的透水面积决定结构体捕沙能力,结构体近底层涡旋作用越强,泥沙淤积分布越不均匀。生态结构体侧面透水面积影响结构体内部的悬沙浓度,强透水型结构体比中透水型和弱透水型结构体内部平均悬沙浓度高21~28%;顶面透水面积大小影响结构体内的泥沙淤积量,弱透水型结构体比中透水型结构体泥沙淤积量低14%。同时随着生态结构体透水面积越大,结构体内泥沙淤积受近底层涡旋影响越明显,分别出现V形、月牙形等淤积形态差异。(3)生态结构体与柔性植被共同作用下,结构体内部减速、制紊、捕沙作用更强。将生态结构体与柔性植被间隔布置,且在平均流速为0.30 m/s、悬沙浓度为0.16 g/L的试验条件下,有柔性植被的强、中、弱透水型结构体相对于无植被的情况,结构体内部减速率提高3~12%,紊动强度减小20~35%,泥沙淤积量增大20~28%。同时生态结构体透水能力对泥沙的捕集作用直接影响大型底栖生物的生境,在0.35 m/s以下的较低流速环境下,中透水型结构体更适宜中华绒螯蟹(90±5 g)(Eriocheir sinensis)的生存。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风电机组开始逐步走出质保期、故障频发,风电运维工作日益成为风电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然而,风电机组分布广泛、地处偏远,传统运维模式运维成本高、运维效率低,已难以满足当前风电产业运维需求。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智能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挖掘海量数据中丰富的潜在信息,为风电机组智能运维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然而,风电齿轮箱结构复杂,在强噪声干扰下,故障特征微弱且强耦合,严重
多模态机器翻译旨在将图像、语音等多模态数据融入机器翻译算法,消除纯文本数据中的歧义,补充低资源场景下的机器翻译数据集,增强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与鲁棒性。然而,语言的歧义性导致了数据的语义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多模态数据存在冗余信息。这些问题影响着多模态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捕捉句子的潜在语义关系有助于机器翻译。变分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通过引入潜在变量,为语言中潜在语义的不确定性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
过硫酸盐(PS)活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PS活化方式众多,其中非均相催化剂活化具有显著优势,而生物炭催化剂又因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重金属溶出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但与金属类催化剂相比,生物炭的催化活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掺杂非金属杂原子是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硼原子电负性低于碳,将其掺杂入碳材料后,容易发生电荷极化重排而使掺杂位点周围带正电荷,有利于催化剂结合带负电的PS,从而促
河口三角洲位于海陆过渡地带,兼具自然与社会价值。泥沙是三角洲的物质基础,河口滨海区泥沙的输运和沉积规律研究是揭示三角洲发育的关键。黄河三角洲因黄河高入海泥沙通量的特性而成为变化最为迅速的三角洲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入海水沙减少,悬沙浓度降低,海岸带开发建设,三角洲近岸地貌演化出现新的态势,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认识泥沙输运和冲淤演变的动力机制。涨落潮不对称是河口滨海区流场的重要特征,是泥沙等物质余输运的
学位
森林环境一直以来都有“地球之肺”之称,森林的存在维系着生命系统的生存与运转;森林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如今,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加大,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开始逐渐向森林康养模式转型。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要以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实现人与环境的交流,和康复疗愈人体身理和心理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但康养型森林公园的
对制造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促进了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通过企业资源的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物流的智能化是企业资源优化重要内容之一,而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是实现物流智能化的关键设备。论文结合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研究AGV小车路径优化和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该问题是提高整个物流系统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
雌性动物的子宫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进而造成生殖紊乱,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双链RNA(double-strand RNA,ds RNA)病毒是一种大多数病毒在生命周期中都会产生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物(PAMP)。Poly(I: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ds RNA,通常用作ds RNA病毒感染的模拟物。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对ds RNA病毒的免疫应答作用。而基质细胞对于子宫内
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人民对于物质条件逐渐得到满足之后,生态方面的需求开始日益增长,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开始逐渐变得越发重要。如何合理的对城市公园绿地进行规划布局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而现存的城市公园绿地分布是否合理,其可达性与服务效率是否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成为了城市生态效益评估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可达性为研究基点,对成
如今,在成都大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突出生态价值的背景下,城市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将成为成都最优质的生态资源,同时也会作为成都的一张名片,来提升城市品牌价值。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在进一步增强,对游憩体验和游憩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城市公园也有了非常高的期望,从而导致城市公园越来越难以满足游人的游憩需求。那么,在当前成都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