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托洛尔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肥厚性心肌病等疾病,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而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溶解度较低而成为缓释片研究热点。本文以琥珀酸美托洛尔(Metoprolol Succinate,简称MS)作为模型药物,结合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凝胶骨架缓释片及包衣骨架片片芯来制备包衣骨架缓释片。首先,本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含量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了MS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等辅料混合的流动性。结果表明,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简便,可以应用于缓释片含量及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流动性考察结果表明,该混合粉末流动性良好,可以进行粉末直接压片。其次,本文以0~20小时的体外释放度作为评价标准,分别考察了HPMC粘度和用量、阻滞剂乙基纤维素(EC)的规格和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度和用量、填充剂种类、制备方法、片剂硬度、释放介质等因素对凝胶骨架缓释片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MS释放速度随着HPMC、CMC用量的增加而明显的减缓,EC的加入不能明显的减缓药物的释放,HPMC和CMC粘度、填充剂种类、片剂硬度、制备方法对药物的释放没有显著影响,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影响显著。另外,考察了包衣增重、致孔剂用量、素片(片芯)硬度、沉降篮的加入、释放介质等因素对包衣骨架缓释片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增重、致孔剂用量对药物释放具有显著的影响,而素片(片芯)硬度、沉降篮的加入、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没有显著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L9(34)正交试验优化上述两种处方,得到24小时缓释效果的凝胶骨架缓释片和包衣骨架缓释片。凝胶骨架缓释片的体外释药曲线表明本品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且符合Higuchi方程和Peppas方程,这表明该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过程是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协同作用的结果,Peppas修正式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是一个以扩散释药为主的,扩散比例逐渐减小、溶蚀比例逐渐增多的过程;包衣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药物释放前段时间(0~4小时)药物释放曲线较好的符合零级释药过程,符合Fick扩散规律,后段时间(6~20小时)药物释放过程是扩散与溶蚀机理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包衣骨架缓释片进一步稳定性研究发现,强光对此缓释片影响不显著,高湿、高温有一定的影响,保存应注意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