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手术导管自动导航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微创介入手术以其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的优点,在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传统的微创手术导管介入操作是医生在X射线图像引导下手工完成的。因此,介入过程中操作是试探性的,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技能和对人体血管解剖结构的理解,操作难度大。而且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承受 X射线辐射的危害。针对这些缺点,本文研究一种能够实现导管自动或半自动介入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分析了单根钢丝驱动导管(Single Tendon-Driven Catheter)的工作机制。从几何学角度分析了导管在变形过程中可以到达的位形空间,研究了驱动钢丝长度变化与导管弯曲角之间的关系;从力学角度研究了驱动钢丝受力与导管弯曲角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理论上分析了导管弯曲段圆弧弯曲假设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以上研究。  对钢丝驱动导管的运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刚性连杆和关节描述柔性导管的位形;然后基于D-H法对导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之后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Damped Least Squares)作为导管的运动控制规则;最后使用奇异值分解简化阻尼最小二乘法的计算过程。  对导管的导航路径和导航策略进行了研究。基于最短路径搜索、Cardinal三次样条曲线插值和TNB矢量标定的方法规划了具有方向的导航路径;然后采用确保运动过程中导管端点位于控制圆内的思想制定了导管的导航策略。  对本文提出的导航策略进行了测试。利用由钢丝驱动导管、导管操作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的实验平台研究本文提出的导管自动介入方法的导航效果。首先选取导航路径上任意2点作为目标点,然后运用导航策略分别进行25次自动介入实验。最后,将实验获得的50个导管端点到目标点的距离作为样本,分析导管的导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导管自动介入操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导管端点到目标点的平均距离偏差为9.97mm,标准方差为1.47mm;样本中距离偏差落入平均值两侧1倍标准方差内的频率为70%,落入平均值两侧3倍标准方差内的频率为98%。
其他文献
球面型管路连接接头在运载火箭管路系统中大量使用,该接头采用金属接触塑性变形实现密封。在实际应用中,施加合理的拧紧力矩是保证接头密封以及其在箭体振动载荷环境下不松动的
近年来,颅脑损伤在儿童中经常发生。儿童的脑部正处于发育期,故对损伤较为敏感,即使从外表看伤情不重,但仍可能造成脑组织的损伤而影响智力的发展。因此,对于儿童头部的损伤
A级是奔驰产品线中最小最入门的产品,很难想象梅赛德斯-奔驰会花如此大的诚意去打造一款紧凑型车.诚然,A级车及其衍生车型(A45、CLA以及GLA)自诞生以来在全球给奔驰增加了超
期刊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一项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具有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应用前景。在煤矿安全监测中它主要用于煤层采空后覆岩空间结构分析、裂隙带高度确定,还可以对矿井突水、冲击地
唐钢石人沟铁矿目前处于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为了有效、安全地开采地下矿产资源,急需确定合理的地下采场结构参数,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三维有限
长安林肯冒险家产自福特C2平台,是长安林肯的首款国产车型,有着精致的外观、先进的科技配置、硕大的内部空间和强劲的动力等等,俨然足以应对诸如宝马X1、奥迪Q3和雷克萨斯UX
期刊
在承压水体上开采时,煤层底板突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非线性的演化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质是煤层底板含水层高承压水沿采煤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岩体内部通道突
装配作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装配必然会逐渐取代人工装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装配机器人普遍存在运行速度低、运行不稳定以及定位精
煤矿井下是一个由人—机—环境构成的空间极其复杂的生产系统,其中瓦斯、煤尘、水灾、火灾以及顶板事故是存在的主要灾害形式,并且事故发生的机理各异。然而,目前我国对煤矿安全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加之其开采利用较为粗放,目前陆地矿产资源极其匮乏,而海下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可见,海下开采势必成为矿业今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