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是所有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政策之一。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最先启动的、涉及面最广的是养老保险改革,相应的,它的问题和矛盾也暴露的最为集中。尤其在养老保险模式从现收现付模式转变为部分积累模式的过程中,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结合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沉重,企业拖欠现象严重;新制度缺乏吸引力,养老保险扩面困难;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等。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困难和问题。而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的中心任务。因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仅要作为一种社会的稳定器,更要从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改革和发展。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重要和基础地位不容忽视。那么,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养老保险都不能偏离提高微观经济实体的效益、活力和发展潜力。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建立平等竞争社会环境,减轻企业过重负担,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作为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目标和思路的原因所在。
本文通过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研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对企业的影响,探讨养保险制度的完善问题。在理论分析框架方面,主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学理论、人口学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和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以及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讨论。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方法,利用模型的建立对养老保险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论证。主要研究与讨论的问题包括:第一,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问题。在对替代率问题和提前退休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真正提高企业养老保险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对监管体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第二,基本养老保险征缴中的问题。征缴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养老保险运行的非有效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企业养老保险征缴中的两个问题出发,从企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改善的思路和方法。第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问题:本文以社会保障理论为指导,根据现行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和特征,构建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预警模型,预测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状况和支付能力,以便于及时发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规避可能发生的支付风险。在对预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的具体建议和方法。最后,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在文章的最后一章尝试性的提出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两点建议。即: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减轻企业养老保险负担;增收节支平衡基金,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