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yc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剧,信息技术在金融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国际间资本跨境流动更加便捷,更加迅猛。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逐渐寻求更多的国际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进入国际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内地股票市场的迅速扩张吸引了众多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归国内上市,交叉上市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公司战略,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由此,交叉上市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资本成本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是现代财务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是从公司理财角度研究交叉上市的核心领域,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假说、投资者认知假说和绑定假说是解释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四个重要理论。近十年来西方学者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股权资本成本计量模型,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与实证检验,但是国际资本市场上资本成本的计算是财务领域长期未决的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因此时至今日,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在国际范围内仍未取得公论。本文首先从理论假说、实证检验、计量方法等方面全面梳理了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相关研究,然后构造了中国公司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本文对自1993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大陆发行A股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行H股的中国公司的资本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但是研究样本受制于生存者偏差。最终的结果与结论如下:1、中国公司A+H交叉上市降低了资本成本。2、中国公司通过交叉上市,增强了股票流动性,降低了资本成本,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中国公司通过交叉上市,增加了投资者认知,降低了资本成本,但二者关系不显著。4、中国公司通过交叉上市,提高了投资者保护水平,降低了资本成本,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结论从一个角度颠覆了传统意义上赴境外交叉上市可以提高流动性,扩大投资者认知,加强投资者保护,降低资本成本的观点。这为未来针对中国交叉上市公司收益与影响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贡献:1、与以往前人做的有限研究不同,本研究使用ICAPM评估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2、本文证实在香港进行交叉上市具有资本成本效应,并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3、尽管和很多交叉上市研究一样,本文样本选取会受制于生存者偏差,但本研究建立在中国公司在香港交叉上市的最大可能样本的基础上。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未来几十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将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
家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家族企业的日益成熟和壮大,成熟的家族企业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其经营管理上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飞速发展,于是技术创新逐步替代劳动力等传统因素成为提升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产品生命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它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获得了高速发展的驱动力,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市场机制所带来的挑战和威胁,然而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并非是企业运行的致命威胁。为了使企业更加良好的生存发展,及时认知存在的问
在西方国家,税收筹划家喻户晓,被视为“智慧者的文明行为。”然而,我国的税收筹划发展较晚,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才逐渐被认可并加以实践。税收支出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美国国会和政府为了提高公司运营的原则和责任,并且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免受财务欺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不同的国情和管理思维,形成了我国企业的
<正>IBM创立于1911年,前身是计算制表记录公司,1924年改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最初它只是一个生产计时器、穿孔卡、统计分类机、称量器具等产品的小公司。后来转向了计算机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一起共同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引进外资具有资本形成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贸易创造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环境和市场形势发生着巨大变化,企业经营运作环境日趋复杂,团队成为企业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有效运作形式,如何对团队进行有效管理是提升企业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