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是一种世界性水稻害虫,也是我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2003年入侵陕西省南部水稻产区,近年来发生范围呈严重扩散蔓延态势,成为陕西南部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研究表明,受地理环境和农耕种植习惯的影响,稻水象甲种群在各地世代发生、种群演变消长及生活习性等均存在差异。为此,系统准确掌握稻水象甲在陕西水稻产区的种群演变规律,找准防治最佳时期,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稻水象甲危害,对保护水稻产区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稻水象甲种群发生规律、生活史、越冬场所及寄主作物进行系统跟踪调查,并开展了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大田药剂防效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水象甲平川稻田和山区稻田为主的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每年发生1代,通过成虫来越冬。3月6号至10号,温度在10℃以上,始见越冬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活动达到盛期;不同地理环境下,稻水象甲在山区虫态发育较平川晚15~20天。2、成虫越冬地点在0~5厘米的土壤中且以田埂和沟渠边居多,分布量分别为46.89%和50.9%;而越冬地点山坡和荒地上的越冬虫量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2.21%和0%。初秋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由田埂向沟渠逐渐转移进入越冬。3、稻水象甲寄主作物广泛,在陕西的主要寄主植物分布在9个科,31个种。9个科具体如下:眼子菜科、灯心草科、蓼科、天南星科、鸭跖草科和菊科寄主植物各1种,泽泻科植物2种,莎草科植物3种。此外,调查时还发现莎草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是稻水象甲的主要危害植物,在这两科植物上发现的虫口基数较大,而其他植物上虫口基数零星出现。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丁硫克百威乳油50g/667m2、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45 g/667m2和20%辛·三唑乳油100 g/667m2对稻水象甲成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持效期较长,药后1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60%、79.40%和73.40%;幼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在插秧后16~22天内,以3%辛硫磷颗粒剂1kg,拌15kg细土撒施,杀虫效果最好,防效在95%以上。本研究明确了稻水象甲在陕西省水稻产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始发期在3月上旬,幼虫盛发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田埂、沟渠边0~5厘米的土壤中,寄主植物涉及种类共9科,31种。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和20%辛·三唑乳油对稻水象甲成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土细土撒施,杀虫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0例.给予
目的:观察分析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30例,对患者围手术期精心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前后SAS评分与NRS
目的:患者在医院门诊输液时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并关注其临床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50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的病人,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饮食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现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记录并进行随访比较,按随机数字法将本次人选患
生物质是一种替代化石资源的生产材料和能源。植物生物质的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降解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有效降解植物细胞壁,微生物进化了很多(酶)策略来实现该目标。该领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