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底板托槽及托槽脱落经喷砂处理后再粘结的比较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人工唾液条件下正畸临床常用的三种金属底板托槽及托槽脱落经喷砂处理后的三种托槽的粘结强度,评价其粘结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上颌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三组粘结:A组:新亚托槽组,B组:MBT托槽组,C组:TOMY托槽组。托槽脱落后又将牙齿重新随机分为6组,A1,A2;B1,B2;C1,C2。重新选择新的新亚、MBT、TOMY托槽各10个,从脱落后经喷砂处理后的三组托槽中每组随机选取10个托槽,分别粘结到A1,A2;B1,B2;C1,C2。采用万能电子力学实验机测定每组托槽的的抗剪切强度,放大镜观察每组牙釉质表面粘结剂残留指数(ARI),扫描电镜观察三种不同底板托槽及三种脱落后喷砂处理的不同底板托槽的形貌。结果:1、人工唾液条件下,三种不同底板托槽抗剪切强度不同,TOMY组大于新亚组和MBT组(p<0.05),MBT组小于新亚组(p>0.05)。2、人工唾液条件下,脱落托槽经喷砂后的抗剪切强度,三组均有增加,其中TOMY组和MBT组(P<0.05),而新亚组(P>0.05)。3、人工唾液条件下,三组ARI计分,新亚组大于MBT组,而MBT组大于TOMY组。三组脱落托槽经喷砂处理后ARI计分均减小。但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4、扫描电镜观察三种托槽底板均为网格状,TOMY托槽网底的网格分布的更加致密与规则。喷砂后,砂粒均嵌入网底,MBT和TOMY组更多分布在网底的倒凹处。5、扫描电镜显示第二次喷砂后新亚托槽的网底部分破坏严重,而其它两组托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三种不同底板托槽的粘结强度均能满足临床需要,但是日本TOMY托槽在粘结强度和ARI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托槽。2、三种不同底板托槽脱落后经喷砂处理后粘结强度均增大,TOMY和MBT组粘结强度增大明显。3、新亚托槽随着喷砂次数的增加,托槽底板可能出现损坏,临床上脱落后的新亚托槽应避免重复利用。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展开和“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的实施,给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存在冷
经济运营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医院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给
<正> 两种热水器标准的定义 电热水器有快热式和贮热式两种,它们的标准号是IEC60335—2-35(GB4706.11)和IEC60335—2—21(GB4706.12)。快热式是指当冷水流过加热器使冷水快速
在近几年研究中,面板数据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变量选择是在统计过程建立模型中是致关重要的问题,但利用传统的逐步回归结合信息准则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1996年Tibs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引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积极地广泛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已经有大量文献讨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但他们忽视了对机构投资者相互关系的考察,这种相互关系既有竞争对立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本文从机构投资者竞争的视角出发,采用持股机构数量来描述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并在实证中将分位数技术和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对公司业绩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进而考察机构竞争对不同经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4年1994年收治的肝转移性癌76例,31例消化道癌肝转移后的平均生存期为4个月。45例非消化道癌肝转移后的生存期为9.6个月。表明肝转移性癌治疗效果差,在结直肠癌,是术后的主要死亡
介绍和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连拱隧道修建过程中的施工方法、防排水设计等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传统的连拱隧道采用直墙式中隔墙。由于施工工序繁多,中隔墙顶部V形围岩Ⅸ受到多
盐岩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与商业地下储存介质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将盐岩中能源储存的相关力学问题的研究,划分成4个发展阶段:(1)20世纪60年初--简单应用阶段.此阶段利用采矿工程方面的力学知识和经验,对能源地下储存的力学方面进行了简单研究和应用;(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初--模型研究与应用阶段.此阶段利用大型盐岩试样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石油或天然气储存,研究盐岩
膀胱原发性嗜铬细胞瘤(primarypheochromo-crtomaoftheUrinaryBladder)比较少见,自1953年已mmerman首例报告以来,至1983年世界上已报道100例’’’。本院1975年以来,共收治2例,现结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任务是:给定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在工作环境中搜索一条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撞路径。本文针对基于采样的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概率路标图(PRM)算法在狭窄通道路径规划中存在的路标点分布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凸形识别的混合采样方法,通过局部采样测试,在障碍物凸形边缘密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