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特征主要表现为超低的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以及较低的压力系数,注水困难,多采用注入性良好的的气体如CO2以保持地层能量,但由于存在不同尺度的天然和人工裂缝组成的缝网,致使流度低的CO2窜逸严重,基质中原油启动难度大,需要针对不同尺度的缝网进行封窜以改善地层能量补充和气驱效果。首先根据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尺度能够准确重复模拟的原则,自行研发不同尺度致密砂岩缝网模型的制作方法,对优选出的淀粉凝胶体系和乙二胺等体系对缝网封堵的适应界限进行研究,然后结合不同渗透率致密岩心的注气压力实验,进一步对封堵效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注入参数优化实验,优化高强度凝胶和乙二胺两级封窜体系。实验结果表明,4%浓度的高强度淀粉凝胶成胶前粘度低,有利于体系的顺利注入,成胶后强度高,可用于裂缝的强封堵,改变3种裂缝开度、3种基质渗透率、3种淀粉凝胶浓度,可以得出在0.42mm裂缝开度、0.4×10-3μm2基质渗透率条件下4%浓度的淀粉凝胶可以实现99%以上的封堵率,突破压力高达24.9MPa,有效启动了基质中的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程度达到32%,具有良好的封堵适应性;乙二胺在0.08mm裂缝开度、0.4×10-3μm2基质渗透率条件下可实现99%以上的封堵率,封堵效果最好,能较大程度扩大气体波及范围,提高采收率达到23.1%;通过不同段塞组合、不同注入量以及注入方式实验,可以得出注入2倍裂缝体积的淀粉凝胶+乙二胺的段塞组合且有保护段塞时对裂缝缝网封堵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达53%;因此可以得到CO2驱两级封窜技术对不同开度的致密砂岩缝网的适应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