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了描写了蒙古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此外还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坚韧勇敢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笔者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内蒙古草原小说作家玛拉沁夫、扎拉嘎胡、敖德斯尔的作品为例对“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进行分析研究。 本论文由引言和正文四章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发展脉络,玛拉沁夫、扎拉嘎胡、敖德斯尔的创作情况,还有“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和三位作家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主题意蕴的意识形态化,主要是从农业合作化的颂歌和人民公社的赞歌两个方面对这个时期的小说主题和题材进行研究。小说作品体现的主题和题材都是当时社会条件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问题,是极具时代和政治特色的。第二章是从人物政治性格的体现、蒙汉一家的形象呈现、革命者成长的艺术再现三个方面分析“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人物形象的工具性原则。这时期小说人物形象被作者灌输了被默认的社会价值和行为标准,引导读者以作品中的人物为参照规范自身行为,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第三章是从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人文环境两方面剖析“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民族特征的外显性呈现,展现内蒙古草原小说独特的草原风情。第四章是探究小说结构形式的传统化,从故事的完整性和叙述视角的作用两个角度对“十七年”内蒙古草原小说的结构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