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外贴CFRP加固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加固补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方法,采用特殊的结构胶将碳纤维材料粘贴在结构构件的表面,提高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从而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目前对碳纤维加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其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已能满足工程需要,获得了工程界地认可,但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研究相对要少一些。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建筑的出现,辅助设施的增加,往往需要在混凝土梁、板中开孔,因此对开孔板的加固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本文中对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首先,对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四块采用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和一块没有加固的对比板,通过试验研究了加载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板挠度的变化,碳纤维和钢筋的应变发展、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及最终的破坏形态。从加固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对构件的延性也有一定的贡献。 其次,对加固板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试验板的破坏模式,提出了两种塑性铰线模式,计算了在两种情况下板的承载力,发现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其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可用于实际加固时极限承载力的设计使用。同时,文中也尝试运用板带法对开孔平板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和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再次,采用ADI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板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考虑了混凝土开裂之后刚度的退化,将板的挠度,钢筋和碳纤维的应变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板内截断钢筋和孔口加强筋长度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外贴碳纤维对钢筋应力的影响:总结了外贴碳纤维在短向和长向上的变化规律,分析碳纤维最易断裂位置,和试验现象进行了比较;并将板内钢筋和碳纤维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板在加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最后,针对碳纤维发生剥离破坏的现象较多,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混凝土、胶之间的界面应力以及碳纤维、胶之间的界面应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发生粘结破坏的原因与发生,并总结了界面应力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梁柱连接的节点是高层钢结构节点设计中的关键,在早期的高层钢结构设计中,为了能有效抵抗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工程师们一般将节点做成“刚节点”,但历次震害表明
本文首先综述了复合地基以及复合桩基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概况,分析了长短桩复合桩基作用机理和设计计算理论。 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
本文借助对钢筋混凝土断裂能和断裂韧性的测试,并与普通混凝土比较,用断裂力学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破坏机理,并建立一个用于预测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及断裂韧度的模型,用该模型对计
钢-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是以施工时先铺设在钢梁上的压型钢板作为工作平台和模板,并将混凝土和凹凸相间的压型钢板以及钢梁三者通过剪力连接件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
随着我国建筑业由"以新建为主"逐渐向"新建与改造并重"的过渡,既有房屋的套建增层改造已逐渐成为土木工程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这一典
在西部高原高寒地区建立较完善的公路交通网,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前提。西部高原高寒地区多山多河流,桥隧所占比重非常大。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两种常
本文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单向板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预应力度η、有效预应力σ及荷载水平ζ
位于二00八年汶川地震高烈度地区的震损砖石古塔,多数已经得到临时加固修复。然而,关于砖石古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成机理,尚须进一步深入探索。砖石古塔结构在地震作用过
堤坝的渗漏破坏与渗透变形的理论始终是堤坝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渗漏破坏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倍受人民的关注。如何认识堤坝渗漏机理、渗透破坏类型和渗流计算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地下洞室工程建设掀起新的高潮.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是地下洞室工程设计的核心问题,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是一个开放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