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物价波动引起合同价款的调整是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调整效果的好坏将影响项目造价的准确与否。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施工机械台班等常常会有较大的价格涨跌,因此项目发包人会在合同文件中明确具体的价格调整方法,方法的选择将会触及到承发包方的利益问题。现阶段建设工程项目中常用的价格调整方法是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法,它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应用后,开始凸显一些影响其调整效果的问题,比如该法是逐项调差,不能统一调整,这种事后调整的方法对过程控制及期中结算带来难度;当单价缺损时需要对单价进行询价、议价等过程,合同双方因此发生分歧的情况突出,项目的调价过程繁琐。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法的应用有利于加强期中支付及简化工程结算;这种按价格涨跌的趋势在事前算大账的调差方法可以减少结算时承发包双方的分歧,有利于工程结算和造价控制;同时,它对业主的投资控制和简化工程结算的审核大有益处。本文以项目发包人的视角研究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法的应用。首先对价格调整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法的应用对发包人的影响;其次对价格调整公式中各要素确定的原则进行了分析,以及公式的应用流程和应用中注意的问题;随后结合发包人在招标阶段如何应用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应用项目案例分别演示了:单一的价格调整公式、多重的价格调整公式、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法的调价过程。针对以上三种调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法下的“单一”公式直接应用于国内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能够满足其调差要求,但“多重”公式的调差结果比“单一”公式的调差结果更接近实际调差额的结论。在分析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法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引入“多重”公式来提高调差精度;在选取可调因子这一关键工作中,采用敏感性分析以及ABC分析法来选取可调因子;最终归纳总结出“多重”公式下的应用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