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碘离子传输特征的混凝土渗透性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渗透性能对于混凝土的寿命预测、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内含氯离子混凝土试件,RCM的试验方法不再适用。为克服试验过程中试件内含氯离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客观评价已受氯盐作用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本文采用碘离子代替氯离子作为试验的渗透离子,运用混凝土材料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通过宏观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碘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过程和结合机理,并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碘离子传输特征的混凝土渗透性快速评价试验方法(Rapid Iodine Migration, RIM)。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碘离子和氯离子作用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表层渗水性能及水化浆体的影响,发现碘离子和氯离子对混凝土材料的作用有相似的效果,而且混凝土工程的服役环境及自身的材料组成都不含碘离子的特征,确定了碘离子代替氯离子作为试验渗透离子的有效性。(2)提出了淀粉-碘酸钾显色法的试验方法,用于测试自由碘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3)研究了淀粉-碘酸钾显色法对测量碘离子渗透深度的有效性,以及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显色边界浓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碘离子和氯离子显色边界浓度的相关性规律。(4)引入浸泡溶蚀系数和离子渗透系数2个参数,建立了综合考虑离子结合能力、扩散系数的时间依赖性、服役环境和离子特性的混凝土离子扩散新方程,解决了不同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问题,根据碘离子和氯离子实际扩散过程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新方程的有效性。(5)对比研究了自然浸泡下,碘离子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沉积量和渗透深度的变化规律,渗透深度相同时,碘离子的累计沉积量大于氯离子,水灰比越大,沉积量的差值也越大,随着渗透深度的增加,碘离子和氯离子的累计沉积量逐步接近;发现渗透深度与水灰比的关系密切,可以使用含有水灰比的幂函数来反映渗透深度的变化规律。(6)基于碘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特性和RCM的试验原理,建立了采用碘离子评价混凝土渗透性的快速试验方法(RIM);引入显色深度修正系数,能将RIM试验结果转换为RCM结果;试验证明,RIM的试验方法可以测量内含氯离子混凝土试件的离子快速渗透系数。
其他文献
我国的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逐渐提高,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建筑运行能耗在建筑节能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重点是提高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土壤源热泵系统以节能
大肠杆菌性关节炎多发于60日龄内的犊牛,以7~30日龄犊牛为集中发病群体,通常在春、冬两季较为流行。该疾病的病程较长,表现为犊牛关节肿胀变形、久卧不起,最终因机体衰竭死亡
对毛泽东的群众观进行历时态的考察,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运用于中国实际的理论创造,毛泽东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自岭澳二期核电站起,非能动实体防火保护结构的供货一直由国外厂商独家垄断,采购费用昂贵,为降低建造成本,打破技术壁垒,急需对该防火结构进行国产化。通过对该防火结构技术
在一个容腔的容积确定、开口尺寸也确定的小空间中,当有热释放量存在时,三者在一定的匹配比例下会产生整体高温气流按一定规律反复喷出的现象。这一现象曾经被多位学者认真研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10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迅速上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是其引起的并发症。国内外研究发现,持续性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