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英语,作为一项大规模、高风险、常模参照、标准化的选拔性测试,对考生及其它利益攸关者具有巨大影响。因此,其试题质量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高考英语试题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试题效度、信度、真实性、反拨效应、及可行性等。其中,效度问题是试题质量研究的根本问题与中心问题。内容效度,作为效度整体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任何测试效度验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008-2013年)内容效度的研究,揭示其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特征,探讨其内容效度变化情况及原因,为语言测试开发的专业化与本土化提供参考。本文从历时动态的角度,通过文本分析及数据整理等方法,对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008-2013年)进行了内容效度验证。在综述阅读理解建构整合模型(C-I Model)的基础上,结合Bachman和Palmer (1999)的任务特征框架,并参考Weir(2010)的社会认知效度验证框架,提出了用于本研究的修正阅读理解内容效度验证框架。在分析应用过程中,参照《英语教学大纲》(2000)、《英语课程标准》(2003)与《考试大纲》(2008),对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任务特征进行了总体描述,着重对输入特征,如:题材、体裁、文本长度、阅读速度、可读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预期回答中所涉及的阅读技能及涉及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理论上,内容效度的动态观,即,把语境纳入内容效度研究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历年内容效度变化情况。具体而言,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008-2013年),与《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教学大纲》(2000年)、及《考试大纲》(2008年)的基本要求一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期间试题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测试情景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试题内容效度的潜在因素。首先,题材覆盖面不够广,以2010年为甚。第二,体裁分布权重未能如实反映相应体裁在高中及目标语使用情景中的相对重要性。相比而言,议论文有被忽视的倾向而记叙文则比重过高。第三,易读性跨度过大,部分阅读材料可能超出考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从而降低其实际内容效度。同时,阅读文章排列并未严格遵照由易到难顺序。此外,对预期阅读技能的要求过多集中于对细节理解技能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