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复合加载的岩爆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爆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扰动”岩爆发展过程及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气液复合式岩爆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不同应力梯度下的动静组合加载方式的岩爆模型试验,对试件宏观破坏、内部的变形、声发射特征参数及岩爆烈度进行分析,系统研究岩爆破坏机理。(1)结合“扰动”岩爆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岩爆“扰动”理论,即岩爆的发生要经过早期的静载孕育、动力扰动触发岩爆、周围岩体对“岩爆体”进行能量补充以及动力补充使岩体发生撕裂、猛烈抛掷等现象而产生岩爆现象。(2)通过室内试验对石膏模型试件进行了不同合模材料的试验研究,结合合模试件宏观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声发射参数与时间的关系等,选取快干水泥作为脆性石膏试件的合模材料,克服常规合模材料胶结性强,人为增强了中间粘结部位的强度和韧性,导致试件破坏失真的缺点。根据小试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模型试验时可先施加顶部荷载至单轴抗压强度的40%,再施加围压,可促进顶部荷载向底部传递,一定程度上减小试件侧向边界摩擦的影响。(3)利用气液复合型岩爆模型装置,进行了不同梯度荷载下动静组合加载的岩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时顶部竖向最大破坏荷载值(相当于隧道临空面切向应力)处于/=0.5-0.7,梯度荷载下动静组合加载是使试件破坏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其试验方法更为符合工程岩体的实际受荷。(4)岩爆的发生及烈度与三因素有关:一是能量的集聚程度,竖向破坏荷载梯度差值越大,局部应力集中程度越高,岩爆现象越易发生,岩爆烈度越高;二是破坏时能量的释放速率,局部应力集中程度越高,能量释放速率越快,转化为动能的能量越多,岩爆现象越易发生,岩爆烈度越高;三是外推水平应力。“外推水平力“可及时补充岩爆体的能量和动能,加快破坏时能量的释放速率,大幅提高岩爆烈度。(5)试件荷载梯度差值不一导致局部应力集中程度不同,决定单通道能量值的大小,影响试件前期能量的耗散、能量的集聚及岩爆时刻能量的释放速率,反映岩爆烈度,因此采取均布加载的小尺寸试件实现岩爆现象,有一定局限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型建(构)筑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性状与破坏形态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常规环境不同,复杂环境下结构物所受的组合荷载更为特殊,如风荷载或船舶撞击等引起的扭转荷
由于历史发展过程的差异,国内外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形成方法有一定差异,本论文拟在国外成本的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建设项目采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及高抗渗性能等优点,适应了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钢筋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是目前较常使用的结构体系,在进行框架结构计算时,梁、柱的刚度对结构的受力有直接的影响。通常采用一个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这些因
建筑外遮阳技术是一项被人们所忽视的传统技术,随着人们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该技术通过调节太阳辐射在墙面和窗户上的分布从而达到调节室内热环境,降低建
随着高强轻质材料使用的增多和对结构形式美学要求的提高,现代人行天桥变得越来越轻柔、大跨、低阻尼化。近年来,一些人行天桥发生了由行人激励引起的大幅度振动,严重影响到桥上
自从1972年J.T.P.Yao提出结构减震控制概念以来,各种减震技术包括基础隔震(Base Isolation system)、被动控制TMD,TLD,主动控制AMD等技术,应用到了桥梁、高耸结构、普通民用
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长期困扰着相关从业人员及专家学者。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越来越普及,裂缝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因此裂缝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和体积稳定性,其性能与普通、高强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用纤维增强聚合物筋(FRP筋,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Tendon)取代钢筋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是解决钢筋锈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但可以解决由于钢筋腐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