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也在持续深化。证监会2018年11月1日发布《证监会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强调,为了增加并购交易的谈判弹性、提供更为灵活的利益博弈机制、缓解上市公司现金压力和大股东股权稀释风险,于当日开始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实际上在2014年至2015年国务院和证监会就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强调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定向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然而当时并未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及指导意见,导致该政策在实践中并没有成功落地。2017年国家为了更加有效的推动定向可转债并购,开始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及《创新创业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试行)》,为后续正式推出定向可转债并购奠定了基础。赛腾股份作为试点政策推出之后首例发行定向可转债并购的公司,本文以案例的方式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在并购的大背景下,基于政策推动、资金不足以及融资成本低的动因,赛腾股份选择发行定向可转债进行并购。其次,通过结合相应数据并与其他并购方式及公开发行可转债的相应条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定向可转债并购有效的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对比时也发现,该并购工具依旧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因提前回售、到期未转股以及业绩承诺不达标所引起的风险。最后,通过对标国外案例,提出如下建议:企业应该合理规划现金流、完善相应转股条款以及应该设置双向业绩承诺。希望对该案例进行分析能给未来类似交易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