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HEVC的帧内低复杂度编码及码率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几十年来电子技术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高清(High Definition,HD)、2K4K超高清(Ultra High Definition,UHD)视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已有的商用标准H.264/AVC已经无法对这些视频进行有效压缩。因此,联合视频编码小组(Joint Collaborat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发起研究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高清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e Video Coding,HEVC)。HEVC编码标准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得其能在相同的客观视频质量下压缩效率提升近50%。然而在实际应用中,HEVC标准编码复杂度过高令其实时性远远无法满足;此外,在带宽资源受限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已有带宽提高视频质量,即码率控制(Rate Control,RC)技术,亦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本文在研究HEVC标准帧内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大编码单元(Largest Coding Unit,LCU)相似度的深度范围及率失真代价阈值预测低复杂度算法。利用相邻LCU的相似性,结合统计规律,提前结束递归分割及模式选择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较标准帧内编码算法编码平均时间有较大节省且保持良好视频质量。  对于HEVC的RC,本文在分析研究标准最新帧内RC(提案JCTVC-M0257)和帧间RC(提案JCTVC-K0103和提案JCTVC-M0036)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负反馈系统的帧内RC自适应帧层修正方案和帧间RC分层自适应修正方案。帧内修正方案利用了HEVC帧内编码内在比特偏移现象及特点,采用间隔一定帧数预测方式,提前获得某一编码帧分配比特与实际产生比特的误差,继而将误差从分配比特中减去来提升控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帧内修正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RC精度,保持视频客观质量而不引入额外的编码复杂度。  帧间修正方案则根据标准 RC实际产生的比特数累加和近似呈线性的特点,结合帧间编码分层结构特点,为每一层设计独立的帧层负反馈系统,调节实际产生比特数累加和的斜率。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帧间RC方案相比,在一定编码结构下产生的码率误差能够大大减小,而视频的主客观质量保持基本不变。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和频率资源日益紧张,3GPP在长期演进(LTE)的基础上,提出了LTE-Advanced(LTE-A)系统,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时延以及更好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也对人类的健
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提高,视频监控已经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实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现今大多数的视
本文研究高分辨率电法测井仪的性能分析与测试技术,所研究的高分辨电法测井仪也自然为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该仪器是一种全新的电法测井仪器,是一种大型的复杂仪器,国内还没有
随着物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其中关键核心技术之一的机器型通信已经在通信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4G网络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能源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探讨的焦点,LTE网络中
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日益复杂海况条件的要求,以脉冲磁控管雷达为代表的传统航海雷达技术体制已成为制约航海雷达技术发展的瓶颈。脉冲压缩技术体制、调频连续波技术体制等
在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数字信息以视频、图像、文本、音频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广泛分布着,数字信息的普及使用户之间分享知识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因恶意攻击给数据传输安全和个人隐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