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商事组织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ccia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商事组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商事制度也是市场良好运行的制度保障。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离不开商事组织相关制度的科学发展。挖掘传统商事文化对于我国商事组织制度创新意义重大。我国传统商事组织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与商品经济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处于同一时期,即明朝和清朝。  本文对明清商事组织的研究从时间跨度的界定主要放在1368-1860年间。这期间中国经历明朝和清朝的中前期。明朝商事组织从传承、发展繁荣和衰败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清朝商事组织总体上继承和发展了明朝的商事组织形态,并在19世纪中后期走向衰落。而同样的历史时期,西方商事组织特别是以公司形态为代表的组织形态和相关制度在互不交叉的空间得以蓬勃发展。最终于19世纪初开始,中西方两类商事组织形态在中华大地展开了同台竞争较量,而较量之结果定格了近两百年乃至将来很长时期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国内对西方商事组织发展的研究已经非常系统和全面深入,然而19世纪中国传统商事组织在国际竞争中的全军覆没导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其研究和传承的薄弱现状。西方商事组织资源集合能力强和扩张性的特征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凸显其竞争优势。但是经济全球化和商事组织类型趋同化的当今世界,起源于西方的商事组织其原有的特征优势作用已经逐步下降。如何在挖掘本土商业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现有商业组织将成为各国商业组织能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挖掘我国传统商事组织的自身规律和优势,对于促进我国商业政策更加科学和商事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合理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明清商事组织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运用综合逻辑推理、历史考证、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法理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辩证法分析等方法,来客观考证明清商事组织的基本状态、传承和发展脉络,并通过对中西方同一时期商事组织发展的比较分析,我们能总结出中国传统商事组织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弱点,进而为我国当今商事组织政策和商事组织立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在结构布局上,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商事组织及其相关概念,该论述是本文论证的基础。研究历史社会现象,不能割裂历史社会现象与其存在环境的内在联系。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即使同一名词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会随着时空背景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明清商事组织虽然与我们现代意义上商法研究领域所提的商事组织在字面没有出入,然而其内涵和外延必然存在巨大的差异。要掌握明清商事组织的客观表现形态,必须研究、分析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该部分一方面从历史纵向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商品、市、商人及商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从历史社会现象之中分析和抽象出商品、市、商人及商事组织的本质属性和概念。商事组织的研究,离不开对商事组织经营的对象即商品的研究,也离不开对商事组织生存的必要环境即市场的研究。故而,对商品、商事活动、商事组织、市场等基础概念及其发展轨迹的历史研究奠定了本文研究的基础。  第二部分,从较为微观的视角,对明清商事组织的表现形态做了具体的类型化研究。在四种分类标准下,对明清各类型商事组织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在微观层面力求以点带面,并据手中有限资料尽可能通过逻辑分析以窥明清商事组织形态之概貌。虽不能尽史学考证之逻辑周延,然以期成为明清商事组织类型化研究之始。该部分论述重在反映出明清商事组织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自成体系的特征。在中国传统集权分配资源的大背景下,对外战争对物资的需求、对内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物资需求不均衡都极大的促进了市场手段调配资源的可能。明清商事组织在明清时期社会资源配置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种类以及地域的跨度均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明清商事组织的组织形式也呈现现多元化发展的势态。该部分并没有以当代法学研究的表述为主要论证方式,而是偏重于用史学考证的方式重点阐述不同类型商事组织的相关历史现象,主要是为了较为客观的反映传统商事组织的客观历史状态,以有利于在史实中去探求和把握其特征,并供当代制度借鉴创新。  第三部分,重点在于对明清商事组织历史演变进行分析和论证。鉴于本文重在研究商事组织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因而该部分一方面论述了明清商事组织对前期商事组织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论述了明清商事组织对后世商事组织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无论从商事组织文化观念还是从商事组织数量规模和表现形态等方面,明清商事组织均对前朝商事组织有了诸多发展之处,也基本反映出了传统商事组织的整体概貌。通过对明清商事组织程前启后历史的客观考察和对其繁荣衰败现象汇总,全面反应出明清商事组织的生存环境和个性特征,并据此分析明清商事组织。  第四部分,重点论述同时期西方国家商事组织发展情况,并将明清商事组织发展情况与同时期西方商事组织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和研究。在对同时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和商事组织制度及文化发展规律性把控论述的基础上,比较中西方商事组织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商事组织只身特征等方面深入比较分析了19世纪中西方商事组织同台竞争中中国商事组织落败的根本原因。清朝中后期传统商事组织竞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自身的弱点是明显的。明清商事组织产生的先天不足、发展中对政权的依附性、资源配置的内生性而非外向性、市场竞争的封闭性等方面的固有特征决定了其竞争失败的结局。  第五部分,论述明清商事组织研究对我国当代的借鉴意义。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在数百年的轮回中社会商业文化总是不断吸取精华并创新。传统商事组织文化的包容性与现代商事组织文化的扩张性之间必然能够寻求到融合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的追寻离不开政治、经济基础、文化引导的系统性互动调和。商事组织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组织形态,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政治环境、经济基础制度、商事法律体系和商业文化等诸多基础性因素的配套和互动。虽然传统商事组织在近现代与西方商事组织竞争失败了,但在其经营文化、内部治理结构、组织形态等方面仍有许多让今人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因此,该章重点分析明清商事组织的研究对我国当代社会经济改革过程中商事组织政策制定、商事组织体系化立法、商事组织文化引导中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长期实践中,宝鸡销售总结出潜在客户主动开发、游离客户情感开发、集团客户品牌开发、流动客户跑动开发四种模式。
期刊
Acclimatization is a process of biological adaptation when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hypoxia,cold and heat for prolonged periods of time,where no
甘肃石油公司在执行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家文化”,发挥员工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此过程中,由于定居城市的农村村民日益增多,农村房屋买卖现象也频频出现,而且买卖主体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同一集体经济
为改善传统野生铁核桃的嫁接技术 ,在玉溪市开展了野生核桃嫁接改造技术的研究。试验表明 :在立春以后 ,以 40 15 0cm高度锯干作砧 ,用 1年生健壮穗条插皮接的方法嫁接 ,并预
南宁石油分公司成品油销量稳步增长,得益于进一步优化库站排班方式和物流供应体系,把服务做到了家。
期刊
今年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为深入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利用 GC/ MS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混合苯进行了分析。从至少 1 30种组分中准确鉴定出 2 9种芳烃。并对各芳烃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法适用于出口混合苯品质检验 ,也可用于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