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镇痛的评价及监测——特定脑波节律评价及监测安慰剂镇痛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时间分辨率极强的目前最先进的128通道脑电波,可以记录大脑表面128点的神经电生理信号。这些信号以时间的长短,振幅的高低来显示。除记录现有的脑波神经电生理信号时间及振幅因数之外,我们将利用计算机技术着重开发脑波节律的分析,以探索脑波频率与疼痛的直接联系。下一步可同时记录皮肤导电率和心率变化,来监测疼痛值的变化。最终为[主观(subjective)和客观(objective)地评价及监测安慰剂镇痛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通过建立成功的咬肌疼痛模型,对受试者进行两个连续脑电波周期的采样。每个脑电波周期持续90分钟,第5~25分钟是预期疼痛(anticipation of pain)——利用0.9%生理盐水注射到右侧咬肌;第45~65分钟是疼痛期(pain)——利用5%的高渗盐水注射到左侧咬肌。   2在第二个脑电波周期的预期疼痛(5~25分钟)和疼痛期(45~65分钟)两个时间段,静脉滴入安慰剂(0.9%氯化钠生理盐水),被试者本身不知道预期疼痛期和疼痛期的前后顺序,而且不知道哪侧咬肌将接受0.9%生理盐水或者5%高渗盐水注射。   3比较前后两个周期受试者的VAS评分、脑电波和简式麦吉尔疼痛评分表的变化。   结果:   1.VAS评分的比较:安慰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安慰剂效应者在疼痛期VAS评分值明显降低;无安慰剂效应者在疼痛期VAS值不降或升高;在预期疼痛期,无论是安慰剂效应者还是无安慰剂效应者,VAS值两组对比都是无明显差异。   2.心理问卷:安慰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疼痛期相比较,MPQ情感项总分、感觉项总分、总得分、负性情绪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而安慰剂组的正性情绪分和简明心境问卷总得分是低于空白对照组的。   3.脑波节律分析:前后两组疼痛期比较,发现安慰剂效应者在安慰剂组疼痛期C3、C4、F7、FP1、FP2、T7、T8通道α、θ波的相对能量都是增高的,均在基线以上。而无安慰剂效应者在安慰剂组疼痛期C3、C4、F7、F8、FP1、FP2、T7、T8通道α、β波的相对能量都是下降的,均在基线以下。   结论:   安慰剂效应者在C3、C4、F7、FP1、FP2、T7、T8通道上,θ、α波段能量是增加的。但在F8通道上,α、β、δ、θ四个波段能量均减少。而无安慰剂效应者在C3、C4、F7、F8、FP1、FP2、T7、T8八个通道上,α、β、δ、θ四个波段能量均减少。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MR扩散张量成像在正常前列腺的应用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正常前列腺空间结构显示的能力,并评估观察测量正常前列腺的外周带及中央叶各向
摘 要:《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
背景和目的心房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房重构包括结构重构和电重构。TGF-β1/Smad通路介导的心房纤维化,与心房结构重构相关。心房结构重构过程中,可
摘 要:本文通过实例阐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分析得出只有家庭、学校、基层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 安全 教育  1 引言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