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内大型燃煤电站都陆续安装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装置。而在机组实际低负荷运行过程中,一些锅炉SCR入口烟温会低于催化剂最低反应温度区间,导致SCR被迫退出运行。本文以某电厂600MW超临界燃煤锅炉为例,采用热力计算方法计算分析SCR入口烟温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低负荷时多种烟温优化调整改造方案,为火电机组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在介绍SCR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机组低负荷运行对SCR脱硝效率、NOx的排放浓度及NH3逃逸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由此产生的固/液态的NH4HSO4对空气预热器积灰的危害。然后利用所编制的热力计算程序计算数据,分析了锅炉负荷变化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采用单变量校核法,计算分析机组50%THA工况下,煤质特性变化、环境温度变化、前后烟道烟气比变化以及炉膛漏风变化等对SCR入口烟温、排烟温度等锅炉热力参数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负荷变化、煤质特性及前后烟道烟气比对SCR入口烟温影响较大。在锅炉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这些影响,确保低负荷时SCR入口烟气温度在允许范围之内。针对研究对象低负荷时SCR反应温度较低的问题,以设计煤种50%THA工况为计算工况,对现有三种典型的改造方案分别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分析,包括SCR入口烟温调节能力、排烟温度及机组经济性的变化、对锅炉运行的影响以及改造的工艺难度等,综合对比各方案的优缺点。并结合各方案的特点提出了后旁路-低温级省煤器结合的新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按照新方案改造后,低温级省煤器受热面积为原省煤器受热面积的20%,机组50%THA工况下,当后烟道烟气旁路份额为10.72%时,SCR入口烟气温度从310.57℃升高至320℃C,满足SCR基本投运要求。排烟温度较改造前下降了2.39℃,发电煤耗率降低约0.4g/(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