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治法促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实验研究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ji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血管新生已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的热点课题,促进缺血区血管生成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新颖的治疗策略。中医药益气活血、祛瘀生新的治疗法则及其临床有效性,为中医药血管新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部分:文献综述、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1.文献综述:本部分分别从治疗性血管新生和缺血性心脏病、中医药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进展以及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2.基础研究:包括以下四个基础实验。 实验一、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目的:复制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d,连续6周,在此基础上行开胸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大鼠基本状态、饮食量、自发性活动、心电图,测定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心肌组织脂褐素含量。结果:此实验方法不仅达到了大鼠衰老标准,同时也成功地造成模型动物心肌梗死。结论:D-半乳糖与冠脉结扎制造的复合模型符合衰老与心肌梗死的基本改变。 实验二、益气活血中药对衰老大鼠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所有大鼠均运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与冠脉结扎方法制造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6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衰老组、衰老心梗组、倍它乐克组、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观察心梗2周后梗死面积,梗死边缘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VEGF浓度。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增加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和促进VEGF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并且可提高血清中VEGF的浓度,与倍它乐克作用相当,其中以中、小剂量效果较佳。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衰老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支血管的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实验三、益气活血中药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运用Western-blotting蛋白检测方法,对缺血心肌的p38MAPK、P13K以及AKT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当归补血汤具有不同程度地促进P13K以及AKT蛋白表达的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激活P13K,从而引起下游蛋白AKT的进一步表达,从而将信号传至核内,引起VEGF mRNA的表达,产生促血管生成效应。 实验四、益气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VEGF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2O2制备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按常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2)100μmol/L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1999年1月~2011年8月中国保费收入月度数据,采用最为热门的季节调整方法X12-ARIMA加法模型,对其进行季节调整,得到了经调整后的时间序列和季节调整因子,在假设季节调
低通滤波器是DDS信号发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信号发生器的技术指标。使用一种全新的归一法,为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了一个截止频率为120 MHz的7阶椭圆型
为了获取温度对油水分离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考虑了油水汽三相流、水滴蒸发相变等因素,建立了滤油机的油水分离流场的RSM数学物理模型以及水滴运动蒸发的相变方程;获得了不同
食政是一种制度化、程序化的饮食方式。周代的食政具有食以体政、节制饮酒诸多特色。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与经济生活方式是其先决条件 ;原始的习俗与禁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相对完整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考虑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废弃物处理、农业、畜牧业碳排放及林业碳吸收过程,提出了构建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
继发龋是充填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牙体组织所发生的龋病,它伴随着充填的产生而产生,是修复体被替换的主要原因。目前,无论选择何种充填材料都不能完全避免继发龋的产生。无
企业生产经营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拓展,逐步形成合作网络,而基于合作网络中各类不同地位企业对于自身利益追逐的取舍不同,存在彼此间的利益决策博弈。基于对供应链合作的基本含
目的探讨虎杖中白藜芦醇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株增殖和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将12.5,25.0,50.0,100.0μmol·L-1白藜芦醇作用人肝癌Hep G-2
本文首先通过对近场破坏性地震动的特性分析,给出了脉冲型地震动的量化定义,并通过研究归一化反应谱变化规律的方法,分析了两类脉冲组合即:波前脉冲组合以及波后脉冲组合对于
介绍了基于PLC控制的气动机械手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的设计,及PLC状态转移图程序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