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报价突然飙升至14.33%。而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那一天,美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才只有6%。这意味着,我国银行间市场资本的流动性已经达到金融危机时的缩紧程度,金融机构极度缺少资金,市场一度陷入恐慌。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敏感性程度最高的隔夜拆借利率反映了短期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根据资金的不同需求,银行间以不同的利率、期限、结构、交易数量等进行同业拆借业务,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流动性影响极为巨大,因此商业银行在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该注重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的管理研究。特别要指出的是占据了我国银行业半壁江山的五大国有银行,其客户庞大、业务繁多以及创建背景的特殊性直接关系我国经济金融甚至全社会的稳定性,乃至改革的成败。对此,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衡量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的手段以及如何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与防治是最为重要的。良好的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管理不仅仅能够减少利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还能够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稳定银行的盈利水平。本文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背景,分析了利率风险以及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的成因。在前人对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选择VaR模型作为本文实证分析的方法,使用具有流动性、敏感性特质的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的报价数据,衡量国有银行的利率风险,对利率风险定量分析。以2013年公布的《巴塞尔协议Ⅲ》为标准,给定99%的置信区间求出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VaR,对五大国有银行做出横向对比;同时计算出95%置信区间的VaR值,对五大国有银行做出纵向对比。最终本文得出,在95%以及99%置信区间水平上,农业银行单位资产的VaR值最大,工商银行单位资产的VaR值最小,而且从每日报价分析,农业银行一直高于其他四家国有银行。这意味着农业银行的隔夜拆借利率风险要高于其他四家银行。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应对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