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陆地保护区发展趋势和布局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策略,保护区体系在过去三十年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在一些生物多样性高的发展中国家。掌握其在不同尺度上发展趋势和布局变化对全球保护区规划、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未来应重点关注的地区和国家。  本文以全球陆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保护区、重点生态区、濒危物种栖息地、城市用地和大城市分布数据,对1950-2013年全球陆地保护区发展趋势和布局变化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各尺度上保护区增长情况分析,以及2020年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完成情况的预测;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对保护区布局变化进行分析,其依据是生态系统代表性和物种濒危程度;从人类活动干扰角度分析保护区布局变化,其依据是保护区与城市的距离靠近程度。  本研究较系统地对全球、洲际、国家和地区尺度上保护区增长情况和布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角度,引入其与城市的距离作为布局变化分析的依据,这有别于传统以热点地区分析和GAP分析为主的保护区布局变化分析。  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全球陆地保护区面积由1950年的340万km2扩展至2013年的1809万km2,而其占陆地面积比例也由2.55%增长至13.40%。同时,其增长速率不断加快,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  (2)各国保护区建设具有不平衡性,超过三分之一的主要国家其陆地保护区比例大于17%,但也有近一半的主要国家其陆地保护区比例仍低于10%,不过这种差距随时间发展有缩小趋势。  (3)基于1950-2013年保护区长期增长情况,Holt指数平滑法可较精确地进行短期预测。虽然全球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在2020年预计不能完成,但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可能如期达到目标。  (4)1950-2010年间,重点生态区的保护区覆盖比例从3.05%增长至15.29%,相对地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比例则由7.84%增加到33.90%,两者差距逐渐扩大,因此当前保护区建设主要以濒危物种保护为主,在生态系统代表性方面有所欠缺。  (5)根据IUCN红色名录对各分类纲濒危物种数的估计,当前爬行纲的保护力度最大,而哺乳纲的保护力度则有所欠缺。  (6)在全球、洲际、地区和国家尺度上,保护区与城市的距离都在不断缩小。欧洲和西欧是保护区与城市距离最小的洲和地区,其保护区与最近75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平均最近距离仅为115km,而其城市用地50km缓冲区内保护区比例更是高达82%。在保护区大国中,中国是保护区与城市最近平均距离最小的国家,其与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平均最近距离在2010年仅为143.5km。  (7)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生物多样性较高的保护区将面临被城市影响的处境。1950-2010年,落在重点生态区内的近城市保护区面积由28325km2扩大到895104km2,其比例也从0.86%上升5.63%。
其他文献
该论文以斜纹夜蛾、褐飞虱及其主要寄主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虫害诱导植物产生防御物质的特异性、系统性、信号传导途径以及虫害对植物防御基因的诱导作用等方面,研究了虫害诱导
微生物地理学是由对微生物的功能研究所驱动的、探索不同时空尺度下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分布规律的学科。免培养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实现了对微生物群落的无偏调查,尤其是高通量技
血栓形成是心血病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抗血小板及抗凝血对预防血栓形成及溶栓后再栓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肝素作为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但其存在明显的出血副作用、对已凝聚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耗和电力需求的增长,开发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力生产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风能相比于其它能源具有显著优势,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然而受自然界风的影响,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对风电功率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实际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对风电功率波动特性、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风电功率预测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 囊泡自发释放在幼年期calyx突触中的Ca2+依赖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囊泡自发释放电活动(miniature spontaneous vesicle release,mi
森林景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是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森林经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为研究区,呼中自然保护区为其对照
近十几年,我国风能的开发利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风电装机容量以及风电并网情况增长较快,但是因为近地风具有间歇特征,风电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机特征,风电并网后,风电功率的大幅度波动变化会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合理分配调度等方面造成影响。掌握风电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对风电功率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以及对预测误差进行分析研究,这对风能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东北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数据为例,分析研究风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是缓解当今世界化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风能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目前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近年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未来电网中传统以火电为主的同步发电机组将会被风电机组所取代,其电网将是高风电渗透率电网。由于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与波动性,当系统中风电渗透率增加时,风功率波动对于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高风电渗透率系统中风功率波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配电网实现自愈功能的控制手段。在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以后,通过改变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的闭合状态将非故障失电负荷转供,进而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面积,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络的结构特点、故障恢复重构的研究价值及实现过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配电网络故障恢复重构的研究现状,提出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重构方案的寻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