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雷暴电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ngfe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受其大范围热、动力作用的影响,使得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夏季闪电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对该地区的雷暴电活动特征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对西藏那曲、青海大同、甘肃中川和平凉四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雷暴和闪电进行了综合观测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四个地区的雷暴电活动特征及闪电物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四个地区雷暴电学特征的异同;在综合实验研究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得到了高原具有不同电学特征的两类雷暴的电荷结构物理模型:结合环境热动力参量的影响,对两类雷暴的物理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青藏高原地区雷暴及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尽管在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但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4~9月,就其日变化而言,主要发生在午后。地面观测显示在19:00左右还有一个持续时间较短的闪电活动峰值。   2.对闪电活动与气象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闪电的发生。当相对湿度小于80%时,雷暴闪电数与湿度呈正相关,但对应的雷暴数较少;当相对湿度大于80%时,闪电数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但有利于雷暴的发生。决定雷暴闪电数多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气温差,地气温差越大,越容易形成较强的上升气流,雷暴闪电活动就越强,反之,闪电活动就弱。但当地气温差过大,而空气更为干燥的情况下,虽然雷暴形成的上升气流更强,但通常雷暴的起电和放电都较弱。   3.四个不同地区的正地闪所占比例明显与海拔高度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正地闪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无论正、负地闪,大部分以单次回击为主。高原雷暴另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大部分地闪在首次回击之前都有较长时间的云内放电过程。   4.根据当顶雷暴的地面电场极性不同,可以将四个地区的雷暴分为与低海拔地区常规雷暴类似的常规型雷暴和云下部具有大范围正电荷区(简称LPCC)的特殊型雷暴两类。特殊型雷暴所占比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平均闪电频数整体要高于高原常规型雷暴。根据地闪发生情况可将特殊型雷暴分为三种类型:IC型,整个过程发生的闪电全为云闪,无地闪发生:-CG型,在雷暴中后期有负地闪发生或雷暴发生的地闪主要以负极性为主:+CG型,地闪主要以正极性为主。在西藏那曲这三雷暴所占比例分别为19%、66.7%和14.3%。结合气象要素来看,IC型对应的地表温度和地气温差都是最大的,相对湿度比较小;而+CG型对应的气温和湿球位温是最大的,而地气温差却是最小的,云底高度与IC型相当:对于-CG型对应的相对湿度偏大,而地表温度和气温在三者之间是最小的。   5.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青海大通一次特殊型雷暴过程产生的正、负地闪的中和电荷源位置及电荷量的拟合结果表明,负地闪释放的云内负电荷离地高度主要分布在3~5公里的范围内,而两个正地闪发生在5~6公里的高度范围,从而提供了具有较大LPCC的特殊雷暴云上部存在正电荷区的直接证据。同时还发现在雷暴发展的不同时段,随着回击次数的增加,具有多次回击的负地闪各次回击所释放电荷源的高度位置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6.利用地面气象要素和大气层结参数对西藏那曲地区的特殊型雷暴和常规型雷暴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对常规型雷暴,特殊型雷暴对应的地面湿度较小,但地气温差较大,上升气流较强,暖云区厚度较小,雷暴起电的混合相区域内(0℃~40℃)的总比含水量较大。从而反转温度层下的混合区内的水成物粒子的浓度以及尺寸较大,软雹和冰雹等大粒子通过非感应起电机制携带有正电荷且电荷密度较大,导致地面电场在雷暴当顶阶段由LPCC控制。对于常规型雷暴,反转温度层下的部分混合相区域内的水成物粒子浓度和尺寸较小,尽管软雹等大粒子通过非感应起电机制带有正电荷,但强度较小,随着雷暴的发展,大粒子在反转温度层以上长大成熟并携带有负电荷,由于其电荷密度大于下部正电荷区,使得地面电场由云内负电荷区所控制。   7.实验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高原雷暴与主要电荷区域相联系的基本电荷结构可以用三极性来简化表示。雷暴在开始发展阶段首先出现下部偶极子,中部为负电荷区,下部为正电荷区,负电荷区强度相对下部正电荷区要大:当雷暴发展到旺盛阶段时,下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都增强,雷暴云上部出现强度较大的正电荷区,整体上呈三极性电荷结构;在雷暴的后期,由于降水和下沉气流的作用,下部正电荷区逐渐减弱,并最后消失。从其成因看,两类雷暴在电荷结构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别,在成熟阶段都呈三极性电荷结构,只是由于下部正电荷区的强弱不同使得地面电场在雷暴当顶时呈不同极性。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伟人毛泽东曾对林彪进行过四次严肃的批评。这些批评都使林彪避免了大错误,对当时作为政治要员的林彪本人,甚至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乃至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约0.89℃,全球变暖已成为不容质疑的科学事实。增暖情况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存在“放大效应”,该区域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最显著
本文利用安徽全省80个气象台站建站至2008年雨凇、雾凇、电线积冰及温、湿、风、光等气象要素历史记录并结合安徽省1∶5万GIS数据,从五个角度,利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得到了表征安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L型增长或常态化发展带来的市场挑战,让身处中国市场的媒体人、广告人愈发如履薄冰。在这个充满变数的行业时代,受众在变,无论直观感受还是客观数据,受众
“互联网+传统产业”爆发式增长。炙手可热2015年至今,一批新型B2B交易平台再次催生了产业互联网B2B的风口。一时间,B2B受到投资人、创业者、传统制造业和流通企业的竞相追逐
2015年因为开始负责飞利浦民用小家电的业务改进Business Transformation项目,有几次去荷兰总部开会,遇到了飞利浦家族几个仍在公司服务的后人,因为有人事部给与会者安排的分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严重,因此对造成气象灾害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上世纪末
全球变暖对全球范围内的植被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在生态脆弱的高原地区,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最近几十年高原植被发生的剧烈变化,会对区域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21世纪高原植被的进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又不断飘出小麦粑的诱人香味。老家是山区,小麦多,稻米少,沟沟洼洼的两边,没有芦苇,却生长着许多高大笔直的粑叶树。也算是因地制宜吧,我们这里
水汽是地球大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气内部的物理、动力和热力过程如辐射传输、能量平衡、云的形成、对流的产生与发展和降水都受到水汽时空分布的影响。然而由于水汽在